1本菜譜的營養成分
2制作方法
魚茸中加雞湯少許和蔥、姜末攪拌,放入50克蛋清繼續攪勻,再加入精鹽、味精、黃酒攪拌均勻;
攪勻的魚茸做成1厘米厚、
5厘米寬的橢圓形小餅,放入盤中備用;
用雞蛋清50克,打成蛋泡糊,加入適量干面粉和淀粉拌勻;
將砂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擦凈,放油,加熱至四成熱時,將魚肉餅粘干面粉,拖滿蛋糊下入溫油鍋內慢火炸制;
待兩面炸成銀白色時撈出瀝干油,放在菜墩上改成一字條,裝盤撒上椒鹽少許,食用。
3制作提示
1.攪拌魚茸時必須嚴格控制溫度,不能超過20℃,高則魚茸變性,失去其親水性能,以致加熱后不能形成包水的網狀結構,成為豆腐狀,溫度控制在10℃左右最佳。為了維持這種低溫,可先將魚肉冷卻或在攪拌過程中加入適量的碎冰(以冰代水)。這樣,不僅可降低魚茸的溫度,而且還可使菜肴成品柔軟適口;2.油溫控制在四五成熱為宜,過高易上色,過低原料存油,浮炸不起;3.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4推薦食用時間
中餐|晚餐
5營養解析
三文魚: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含的Ω-3脂肪酸更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物質,有增強腦功能、防治老年癡呆和預防視力減退的功效。三文魚能有效地預防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譽。中醫理論認為,其肉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腫、消化不良等癥。小麥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并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雞蛋清:雞蛋清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我國中醫還認為,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有助于延緩衰老。
6食物相克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