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成為現代人養生的潮流,那么太極拳為何那么火呢?太極拳教程中提及到引導術和吐納術,這對練習太極拳養生有何作用呢?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淺談練習太極拳的引導術和吐納術
1、導引術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的一種,現在有很多男女老少都經常練習,太極拳對疾病的防治效果非常好。
它是太極拳松柔勁的組成部分,是身肢放長、動作連綿不絕的基礎。拳式中的合理銜接,即“轉換折疊”正是靠它來體現。
任何不符合太極拳身法的動作都有可能破壞導引術的練習。(身法:需領頂勁、氣沉丹田等等,這里不細說了)身法都對,仍然需要繼續分析。是否做到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尤其是發力后的轉換銜接是否流暢,動作有無過渡的凹凸起伏等等。
修煉太極拳不僅是修身,更重要的是修心,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太極拳是人生哲學。
其中比較有特點的反面教材就是“胡亂發勁”。有些人“金剛搗碓”轉到“懶扎衣”的過程,一連發勁好幾次,生怕別人不知道太極拳有發勁。導引術的體現可以說是一塌胡涂。
如果稱其為太極拳,那也是少了一門“導引術”功課的太極拳。僅導引術這一項的分析,就能明顯看出目前比賽規則評判方式的不足。跳得高、打得低、發力多、舞得慢,并不是導引術的體現。如今得高分數的主恰恰是門外漢。
2、吐納術
太極拳講求內外合一,而吐納術就是內的一部分。吐納術是簡單而原始的氣功。打拳的時候呼吸與動作相隨,一套拳下來汗流而不氣喘。要做到這點,沒有吐納術是不行的。
練習太極拳要注重陰陽變化,虛實結合,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對立統一,協調發展有氧運動。
而一般來說,吐納術與導引術的關聯大,導引術不能到位,則直接影響到呼吸,吐納也就無從談起了。
一套拳打下來氣喘吁吁、嘴唇變色,像是剛剛搬完一座山一樣,那就是吐納沒有練好。沒有吐納術的調節呼吸,則很容易增加身體的負擔,有些人甚至練出病來,養生自然就不能實現。
不排除這一類人技擊有可能比吐納出色一些,但是遠離了吐納術已經很大程度的背離了太極拳的根本,算不上像樣的太極拳。
講吐納也要適度,不可以太過,否則很容易走偏。動輒大談氣功醫百病、宣揚隔空打物的人不是沒有,理智地一笑置之便可以了。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一、人人都易接受
太極拳不受場地限制,幾米之內,隨處可以開展。學習太極拳,不受器械限制,不污染環境,受到社會認同和政府鼓勵。能夠在不破壞環境、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是人類追求健康生活的共同目的.
二、是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滿足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必須食品,是保證人們健康長壽的重要方面。習練太極拳,從另一生理角度反映出其強力的保健養生性。是食養所不能代替的或不具備的功效。
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主要受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影響,食是主要一方面,但是科學發現,在通風的衣食住行條件下,同樣的體質,堅持練習太極拳的人身體狀況比不練習的長壽。
無數實踐證明了其科學性。通過長期練習太極拳,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蕩滌,肌體得到鍛練或恢復,氣血通活順暢,保持青春永駐,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的保健功能賽過健康食品。
三、是陶冶性情
習練太極拳,能夠在時光的推移中,逐漸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個性。由于太極拳多主“柔”,兼及剛,在習練運動風格和應用中主張“柔化剛發、慢勁快打”,導致了急躁個性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除去火性,變得含蓄了許多。
性情柔軟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不知覺中改造個性,培養了陽剛之氣質,變得“干練”了不少。如此自然自我調節,能夠給你一個豐富和完善的人生,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