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養生越來越重視,要求也有提高。但是不管人們有何種養生需求,太極拳的特點都能滿足,太極拳的好處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都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練習太極拳,可養腎固腎
太極拳養生是當代人時尚的養生運動,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可疏通經絡,達到養生固腎的效果。
1.太極拳可加強大腦對經脈和絡脈的調節功能
以前所述,練習太極拳具有益腦的功效。腦為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匯之處,為生命要害所在。練太極拳通過心靜用意、心神安定,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鍛煉作用,加強了大腦對經脈和絡脈的的調節功能。
又因腎主骨,骨生髓,腎通大腦,所以腎氣旺,任督經脈和絡脈暢通。經絡暢通了,反過來又能使髓海充實、精神飽滿、思維靈敏、記憶力強,起到了開發智力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腎是我們的第二“心臟”,所以我們首先要打通經絡,才能讓腎正常的運行,而太極拳不僅補腎還能滋養腎。
2.太極拳可增強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它可以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使血氣運行順暢。
在練習時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中醫學理論認為,這正是經絡暢通的反應。
在練太極拳時,可以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使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經常練習太極拳能使身心愉悅,陶冶情操,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如同為人處事一般,通過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
3.太極拳“放松法”能使經絡疏通
練習太極拳時,一面放松,一面用勁,也就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這是內家太極拳其中的一個特點。以上肢動作為例,在屈伸弧旋之間,把勁用在松肩墜肘上,用在屈肘撐臂上,用在坐腕伸指上。
這種用勁方法,有一種自我拉伸的勁,不但和“手法松柔”不矛盾,而且非如此不能充分松柔。太極拳動作必須緩慢,緩慢了才能充分拉伸、充分放松,才能使自己感到舒暢,得到美妙的享受。
下肢雖然負重,太極拳也能使其放松,實腳穩健負重,虛腳輕靈放松,兩腳虛實變換,輪流放松。放松了,人體組織、細胞之間縫隙就大,經絡也就通了,這是千百年來無數太極拳師、氣功家和內家拳鍛煉者的實踐經驗。
太極拳有助于健腦養身
1、全身鍛煉,身心兼顧
太極拳十分強調動作要“一動無有不動”。要求全身凡是能動的部分,都要同時參加活動,不可偏廢。以運動量而論,太極拳的運動量是比游泳小。但是,就其全身動作的和諧和細致上來說,與游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首先,打太極拳時,要求四肢和身軀各個部位,同時完成協調柔和的動作,而且要求呼吸系統肌肉,包括胸腹部肌肉、膈肌等,同時進行協調運動。因此,心、肺、腸胃等內臟機能,同時受到良好促進作用。
太極拳練習,講究上下相隨,周身要把握整體協調性,這是太極拳身法練習的基本要求。
其次,太極拳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意識引導”下完成的。人體在精神高度集中,排除各種雜念,使心境到達一種愉悅的純凈心態,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得到佳調節。要求做到內外兼顧,身心同步。
2、趣味濃厚,陶冶性情
太極拳動作在設計上,行拳走的要求是圓形的或者弧形的路線。雙腿動作要一虛一實,不斷地虛實交替變化;呼吸也應該進行有規律的調息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