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逆呼吸的方法是: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鼓起。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訓練,行拳時慢慢習慣腹式呼吸了,進而嫻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如果能夠再做到腹式呼吸日常生活化,全都還原為嬰兒的先天腹式呼吸,那就時時刻刻在練功了。
3)行拳時要求呼吸符合“動作配合呼吸”的原則。行拳時要求動作與呼吸的配合非常協調,做到“收吸發呼”、“起吸落呼”、“合吸開呼”。
那么行拳時是以動作為主,還是以呼吸為主呢?當太極拳發力技擊時,是以動作為主,即要“呼吸配合動作”;而當太極拳以養生為主要目的時,則要以呼吸為主,即要“動作配合呼吸”。
這是因為太極拳養生要求呼吸均勻,每分鐘呼吸的頻次基本相等。由于太極拳每個動作行程的弧線長度不相等,只有在行程弧線長的姿勢動作加快點速度,在行程弧線短的姿勢動作放慢點速度,使動作到位與呼吸完成同步,以保持呼吸基本均勻。
楊氏太極拳85式三大要領
一、如何做到松腰松髖
楊氏太極拳85式動作要領之一就是“松腰松髖”,這也是身體重心沉下來的根本。要想做到腰髖的松沉,首先要明白主力腿的膝關節是挺直,還是微屈。譬如左弓步,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蹬直,膝關節向正前方。
既然是蹬直,既然是膝關節向前方,則此時右腿股骨與髖關節是頂髖、僵直狀態,必然產生右膝關節挺直,右踝關節緊張的現象,因而出現向后突臀、向前俯身、左右歪髖的現象,不可能達到松沉的要求。
所以說,做動作時,不能讓自己有僵直的狀態,要讓自己放松下來。
同樣是左弓步,如果左腿屈膝前弓,主力腿(右腿)自然蹬直,膝關節微屈,膝關節不是向正前方,而是微外撐,與右腳尖在同一45°方向,符合楊氏太極拳85式開襠圓胯的動作要領。
此時,右腿股骨與髖關節是和順、自然狀態,從根本上保證了柔韌性和靈活性,避免了僵硬死板。這時,做到腰髖松沉就較為容易,身體重心就可輕松地沉下來。達到呼吸沉下來,重心穩下來,心態平和的效果。
二、楊氏太極拳85式的呼吸方式
太極拳是有氧運動,它就更注重呼吸。通過呼吸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增強肺活量。在武術運動中,一般采用的呼吸方式是口呼鼻吸。呼吸時,要求舌尖輕抵上牙齦,也就是接通任督二脈,這有利于氣血的運行。
可見,呼吸的方法運用正確,可以促進體內氣血的運行,這也體現了楊氏太極拳85式的養生功效。
在運動中,結合動作的開合收放,進行相應的呼吸配合,這樣可以增強運動效果,比如:起吸落呼,開吸合呼等等,這些都是前輩們的經驗總結,我們應該很好地學習體會。
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要把這些前輩的經驗總結,當成你開始練功時的過程,也就是不要過分地注意呼吸,不要過分地追求什么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如果過分地注意呼吸,反而會影響你動作的演練,影響動作力量的體現。
太極拳運動中的呼吸應該是純任自然的,呼吸與動作的結合,是在動作嫻熟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結合,這樣才能體現出太極拳動作的剛柔力量的變化。
拳論中有“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的說法,就是說打太極拳,如果過分地強調呼吸,則會造成氣滯、動作僵硬,也就是心氣上浮,橫氣添胸,聳肩、憋氣,久而久之,有害健康。
打拳要“意到、氣到、力到”,首先是意念,用意識引導內氣運行和肢體動作;然后,經過自己反復練功實踐,慢慢體會,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達到呼吸和動作的有機結合。楊氏太極拳85式也要求呼吸順暢,不能憋氣努勁。
三、楊氏太極拳85式的外柔內剛
楊氏太極拳85式的特點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綿里藏針,但并不是使練習太極拳的人后形成軟塌無力的狀態,而是要達到積柔成剛,如綿裹鐵,剛柔相濟。
那種認為太極拳純柔無剛的觀點是錯誤的。太極拳緩慢柔和的練習方法,是為了去除僵勁拙力,達到身體內外和諧,獲得一種剛柔相濟的太極勁。這種緩慢柔和的動作,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的,它實際是一種蓄勁。
長期進行力量積蓄,達到積柔成剛,后在技擊中爆發出來,其速度就不是緩慢了,而是迅捷無比。沒有這種周身放松,緩慢協調的訓練,是不能產生巨大的爆發力的。比如楊氏太極拳85式的大桿子練習,如果你沒有一個放松柔和的動作,不能達到周身的協調,也就不能把力量運用到桿體上去。
所以,楊氏太極拳85式的動作柔和,并不意味著它是軟塌無力的。柔和的運動,實際上是放松,是積蓄力量。同時,太極拳的意氣結合,意到力到,是內在的表現形式,外在的表現形式是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
只有這樣緩慢柔和,以意識引導動作,內外協調的練習,才能產生巨大的爆發力。除了套路練習,再加上推手訓練,練習楊氏太極拳85式,是能夠訓練出一定的防身技巧的。
練習楊氏太極拳85式,一個是要注意到它的身法,另一個是要注意到它的動作風格和特點,再一個是注意它的力量的體現。力量的體現,要求是用意不用力。
但是,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在練習太極拳套路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支撐力,要注意力點的體現。
比如野馬分鬃這個動作,首先要注意手的中指的力點,它是一個向前無限延伸的力點;二是要注意中指到前臂、大臂、肩背的圓弧形向外支撐的力點;三是要注意虎口撐圓的力點。
這一個動作,表現出三個不同力量——中指的中定向前;虎口的自然撐圓;從中指到前臂、大臂、肩背的撐圓。這樣才能從動作的外形上給人一種圓滿、柔和的感覺;從內勁上表現出楊氏太極拳85式外柔內剛的特點。
結語:經過上述講解,想必大家對楊氏太極拳85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太極拳文化博大精深,只言片語是無法將其概括的,太極拳重在學習的過程,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取得進步和提高,同時我們也需要與廣大太極拳的愛好者一起分享經驗實現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