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推手是太極拳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提高太極境界的方式,是每個習武者的追求。練太極拳推手能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活性,并且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下面隨著太極推手練習一下吧!
趙堡太極推手的性質及意義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而太極推手是其表現形式之一,學習太極拳推手,要熟練太極勁法的使用,自身也要培養出太極內功。
太極拳是體、推手是用,體用應緊密結合,才長功夫。要把拳練好,再運用到推手上,用拳來豐富推手,用推手來檢驗拳架,也就是說推手以拳架為基礎,反過來又檢驗和修正拳架的技術。
如果說拳架是理論,那么推手即是實踐,這樣久而久之體用結合,理論和實踐結合,就可以形成功夫上的飛躍,但這些只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完備的訓練,逐步達到高層次。
當然,練拳不僅只練拳架,如果不練推手,是很難領會太極拳法的各種感覺,更不能靈活運用拳架、自如的呼吸、巧妙的變化勁力,根本達到技擊境界。
推手是進行太極拳技擊技能實戰訓練的一種形式。它是在實戰條件下,不用護具設備的雙人對抗競技、比內勁(耐力),覺勁(靈活),純熟地運用太極拳技法,控制自己的平衡、而破壞對方的平衡。
兩人搭手互相纏繞,上邊用手把對方捆住,下面用腳和腿使絆,上下配合,將對方制倒。推手是一種雙方徒手競技武功,既不是急了打架,也不是隨便嬉逗,而是雙方鄭重其事地比內功和技巧。
一接觸,雙方即進入互相摸底階段,必須從手和腳全面動作來衡量對方實力,沉著應戰;看誰能把對方輕松自如地摔倒或制服。
在太極拳實戰中,要學會善于觀察對方動態,判斷出對方所使用的勁力,然后制定出自己的作戰計劃,將對方拿下。
而其整個過程是通過全身皮膚觸覺和本體感覺的靈敏性,探知對方勁力的大小、剛柔、虛實、長短、快慢和運動方向,反射到大腦作出各種因勢利導的對策來實現的。
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善于體察對方的虛實、強弱和力量的方向,并善于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控制對方,施以有效的打擊。對雙方的皮膚觸覺、本體感覺、反應速度、用勁技巧以及內勁質量等各項太極拳的運動素質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
推手有素的人,一搭手,通過聽勁便會感知對方勁力的大小、力點和方向、重心的變化以及發勁的時機和發勁后的效果等。水平越高,這種綜合功夫的能力就越強。
必須指出,雖然推手是獲得太極拳技擊功夫的主要手段,要求在推手訓練中把全身的功夫使出來,不只局限于推“手”。
而是要推(發、打)人,有亂取、硬闖、擒打、閃擊、突襲、逼追等進取之法,也有截、堵、顧、拿、閃、隨、接等防守,以及拿跌擲打的全面性技擊技術,它本身也有一定的技擊實用性,可以發揮真正的技擊效能,但它畢竟不是實戰,而只是技擊的練習。
然而,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推手與散手相比較,推手技術的內在變化比散手技術的內在變化要更加細微,在訓練的內容和難度上面,前者要比后者復雜得多,困難得多。
當然終推手還要為散手服務。技擊形式雖分推手、散手,但兩者相輔相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趙堡太極推手技擊思想
第一膽氣要壯
在交手的時候,膽氣就會深深的影響到終的結局。事實上,從很多的歷史經驗中,我們能夠發現對于交手,必須要膽氣足。膽氣壯,那么你自然能夠占據先機,首先從思想上就處于了不敗之地,然后你才能發揮出好的狀態。
第二要善于審度形勢
二人交手,如同兩軍交鋒之理,“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審度形勢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