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對開合都不陌生,開合是練習太極拳的特點,開一般是指向外舒展,合指的是向內收。太極拳教程對開合有詳細的講解描述,練好開合一定要抓住其核心思想。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一起學習一下吧!
習練開合的兩個方法
太極先輩們總結出:“開合是意氣循經絡而動”的結論,自然會有人提出練習太極拳時如何實現開合的問題,下面我們看一下太極拳開合的概念。
首先,太極拳的“勢”與“動”有區別,“開合”是在“動”中實現的。動就是對每一勢運動過程的分解。如: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共有74勢,而這74勢則是由354個動作組成。
前者為勢,后者為動,我們在習練太極拳中體會“開合”的經絡運行是按“動”體會而不是“勢”。
練習太極拳的開合要在動中不斷的領悟,練好開合對今后學習技擊和推手都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開合是意氣循經絡而動”的結論與太極拳內勁運行規律是一致的,只不過大師們沒有明言罷了,如: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名言:“力從腳起,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講的就是太極內勁起于足,循足三陰經上行交督脈后,沿手三陰經達手指。再如恩師陳正雷先生在介紹懶扎衣勢的內勁時寫到:“懶扎衣勢,勁由左腿上纏至腰,下行于右腿;上行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那么,這個左腿的勁又是從哪來的呢?是由上一動送下來的。講的也是太極內勁起于左足指,循足三陰經上行交于丹田,丹田內轉,兵分兩路,一路走的是足三陰經至右足;另一路走督脈交手三陰經,按照肩、肘、手的順序達指端。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練的都是半截拳,只見上半身運動,而下盤卻站不穩,原因就在于他們練的只是三陰三陽與丹田的交接和循環,卻忽視了足三陰與三陽的循環,練好太極拳要綜合多家拳法與哲學。
把握開合關系,要注意四點
?、儆_先合,欲合先開,即逢開必合,逢合必開;
②開合相寓,即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如“白鶴亮翅”定勢)雙臂展開而兩足相合、足合而膝檔開,兩臂開而兩手相合。而且先是兩手虎口相合,后又變作兩手掌根相合。
又如“初收”動作一,兩手相合(上搓勁),而兩肘卻要掤開(為加大搓合勁)。“懶扎衣”動作三,則是上合下開,總是開中有合,合中有開;
③掌握處處都有一個開合,例如,胸開背合,背開胸含。就是一只手中也有開合,如大小魚際合,拇指與小指合等等;④要講求外形開合與丹田開合相配合,動作開合與內呼吸開合相配合,從而做到內氣鼓蕩,外形飽滿。
陳照奎老師講:“推手時誰能合誰能贏。”他不僅要求手與手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等等,而且要求有時左肘與右膝合,右肘與左膝合等等、要求把周身的勁合到一個著力點上,合到對方的,重心線上。
開也是為了合,欲發勁,必先求勁合。“引進落空合即出”,就是強調一個合字。
太極拳的收放與開合
一個關連著前后兩個節,關就是節的中心和兩節的內,不論前節的向關來還是后節的向關去的節都為內收,離關而去的前節或后節都為放。因此,節的收與放是依關而論的,不論上肢與下肢都是如此。
如小臂的根節向肘來或大臂的梢節向肘去都為收。這個肘在勢上就為陰,就應該內收下沉:在勁上就為陽,就應該收的一節用剛勁。切忌大小臂同時用力或同時內收。
再如小腿的根節向膝關來或大腿的梢節向膝關去都為收,膝就應該內收上提為陰勢,所收之節用陽剛之勁。小臂與手組成的腕,小腿與腳組成的踝,胯與大腿的襠,大臂與胸的肩以及腳掌與腳趾、手掌與手指均應該如此。
在收的節向關來的時候,另一節必須離關而去,這就為放,這一收一放就是一陰一陽的配合,就稱為合,太極拳全身都永遠是合。周身無處不太極就是周身無處不合,否則便是雙重,或散亂的丟,或死滯的頂。有人稱練太極拳為合太極是很有道理的。
在節向關收的時候,這個關必須向腰這個總關而收,為什么說腰為一身之總關?因除了腰之外的任何與關相連的前后節都是既為根又為梢,例如小臂既是手的根又是大臂的梢,大臂既是小臂的根又是胸的梢,這些既為根又為梢的節組成的關都有兩重性。
臀是下肢的總根,背為上肢的總根,它們都不為其他節做梢,這兩個總根組成的關就是腰,自然就為全身的總關。就關與關而言。踝關、腕關為梢,膝、肘關為根;膝、肘關為梢、襠、肩關為根;襠、肩關為梢,腰為根。
腰只為根不做梢,也自然為總關,就為全身諸關之總內。其他關向腰而來的都為內收,離腰而去的都為外放。下肢關的放是向外向下,收是向內向上提:上肢的關的放是向外向上走。收是向內向下沉,這也是上下有別的表現。
我們常說的男左女右,就是因為男陽女陰所以表現不同。身體上部為陽下部為陰,他的收放自然有別。腕關可在腰上也可在腰下。因此腕的使用,在腰之上內收時要下沉,在腰之下內收時則上提。
內位與外位的體現形式主要是靠相對應的關的對比來完成的,如左邊膝要收。左肘就必須向身外上走,把膝襯托為內位,再配合向腰關上提就完成了膝的收,肘外開上浮就為離腰而去的放。
如果肘要在膝之內位的下沉完成收的動作,膝則外開下放完成離腰而去的放的動作。這膝與肘的一收一放就是一陰一陽的配,就是太極拳的關合。上肘與下膝,左肘與右肘,肘與前腕,肘與后肩都應是一陰一陽的合的狀態。
這為兩合。前節、中節與后節,前關、中關與后關三方面的配合為三合。兩合、三合在交手中特別重要,稍有差錯便不能我順人背或得心應手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