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勁是個很深奧的問題,內勁也是太極拳的特點,只有練習太極拳一段時間的人才會感覺到內勁的存在。小編今天教您如何走好太極拳的內勁,太極拳教程中怎樣講解,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如何講解。
怎樣走好太極拳的內勁
學好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練習太極拳貴在堅持。
(一)練松柔
1、多練樁功。做到虛領頂勁、心氣下降、屈膝松胯、氣沉丹田、周身放松,增強腿部的支撐力。
2、練拳多走低架(初學者從高架練起),進一步提高下肢的支撐力。拳言道:拳走低勢以固根。當練到下盤穩如磐石,上身如風吹楊柳時,說明你已經做到周身放松,肢體柔和了。
(二)練采氣
早晨是鍛煉身體的好的時間,早晨空氣清醒,人體通過幾個小時的休息,在早晨也是清醒的時刻。
1、在早晨,當太陽徐徐升起,陽氣上升之時,面對太陽,開步,同時兩手抓握走下弧吸氣,過丹田旋轉,然后兩手向前方棚出,兩手過身體中線時呼氣,即為采清氣呼濁氣。左開步或右開步都可以練習,每次都要讓內氣通過丹田。
2、練習走周天。重點練習走小周天,每次內氣順督脈上升,順任脈下降時都要過丹田,并在丹田處停留片刻再讓氣繼續前行。通過不斷地松沉、氣歸丹田的練習,做到周天開合能夠自如,小腹達到充實、內氣能夠鼓蕩。
(三)練習運氣
當丹田中有了內氣后,讓丹田氣能左右順逆旋轉、前后正反旋轉、側方位正反旋轉,一直練到能夠在意念的帶動下運轉自如。
太極拳內勁的五個特點
太極內勁的第一個特點是流動性
太極拳內勁的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學好內勁在以后學習技擊和推手都有很好的作用。
當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的叫候,內功由“量”的積累達到了“質”的突破,實現了太極拳功夫修煉的第次飛躍,在某一天的某一時間太極內勁豁然貫通。
內勁貫通后的第感覺是身體內部出現股新的力量,這股新的力量隨著意念和動作在體內不停地涌動、流行,流到哪里哪呈都很舒暢,此時練功者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追求的內勁出現了。
太極內勁的第二個特點是完整性
內勁初步貫通后,再繼續努力修煉段時日后,就會感覺到內勁在不斷增加、質量在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中間以丹田為核心、上至雙管雙手、下至兩腿兩足的一股整勁,一動俱動,一靜俱靜,節節貫穿。
發勁時,練功者能清楚地感覺到內勁“起于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完整勁路,正如經典拳論所講“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氣,向前退后,乃能得機得勢”。由此可見,完整性是太極內勁的重要特點。
太極內勁的第三個特點是輕沉兼備
內勁貫通后,練拳時能清晰地感覺到內勁以丹田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開合聚散,時輕時重,輕沉兼備。
肢體時而如充滿氨氣的氣球飄然欲起,時而又如灌滿水銀的袋子分量極沉,真是“輕靈沉重兼而有之”。太極拳界的前輩曾將內勁的這個特點描述為“輕如楊花,堅如金石”。
太極內勁的第四個特點是剛柔相濟
不了解太極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極拳,總認為練拳的人是柔軟無力的,其實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
事實上,“柔”是為了“剛”,“極柔軟然后極堅剛”。內勁貫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覺到太極拳是外柔內剛、剛柔相濟的。楊澄甫講“臂膊如棉裹鐵”,太極拳乃“綿里藏針之藝術”。
太極內勁的第五個特點是滲透傳導
練太極拳內勁貫通后,隨著內勁質量的不斷提高,會逐漸感覺到內勁具有明顯的滲透和傳導的特性。手握劍柄時,會清楚地感覺到內勁由劍柄傳至劍身,直達劍尖,劍的分量瞬間增加,寶劍舞動時渾厚沉穩、震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