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老年之后,很容易出現記憶衰退癥狀,忘事的行為,你知道這是什么癥狀嗎?這是這期的養生堂要討論的問題,下面有請專家張新卿、宋海慶、杜建新、宋為群、李纓為大家講解老年癡呆癥前兆以及預防方法。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老年癡呆癥前兆
1、記憶障礙
記憶障礙出現于早期,尤其是近記憶障礙,幾十小時甚至數分鐘前發生的事情都無法回憶。患者日常生活表現為“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反復提問想通的問題或反復述說相同的事情。
2、語言障礙
找詞困難往往是老年癡呆癥中早出現的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由于缺乏實質詞匯而表現為空話連篇;或由于找詞困難而用過多的解釋來表達,終成嘮嘮叨叨。
3、視覺空間技能障礙
在老年癡呆癥早期及可有視空間技能障礙,其癥狀包括不能準確地判斷物品的位置。有些癡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4、書寫困難
因書寫困難而導致寫出的內容詞不達意,如寫信不能寫清含義,這常常是引起家屬注意的首發癥狀,特別是一些文化修養較好的老人。研究認為書寫錯誤與遠記憶障礙有關。
5、失認和失用
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認物體,盡管此時對物體的觸覺或視覺要素都能辨認;失用是指雖有正常的活動能力與主觀愿望,但不能執行已經學會的有目的的行動。檢查老年性癡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認很困難,有時難以將其失用和失認與由于失語、視空間技能障礙和遺忘所造成的后果區別開。
6、計算障礙
計算障礙常在老年癡呆中期出現,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現,如購物時不會算賬或算錯帳。計算障礙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由于視空間障礙(不能正確列算式),或因失語不理解算術作業要求,也可能是原發性計算不能。
7、判斷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癡呆癥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現判斷力差,概況能力喪失,注意力分散等。
8、精神障礙
精神癥狀在早期可表現為患者以自我為中心,狂躁,幻覺妄想,抑郁,性格改變,譫妄等,情緒不易控制。
9、性格改變
性格改變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顯著,多變的極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懼,或變的越來越暴躁、固執。
10、行為改變,運動障礙
老年癡呆癥患者的運動在早期常表現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為可見幼稚笨拙,常進行無效勞動,無目的勞動。
老人癡呆的預防方法
1、智力訓練
勤于動腦,以延緩大腦老化。有研究顯示,常用腦,常做有趣的事,可保持頭腦靈敏,鍛煉腦細胞反應敏捷度,整日無所事事的人患癡呆癥的比例高。老年人應保持活力,多用腦,如多看書,學習新事物,培養多種業余愛好,可活躍腦細胞,防止大腦老化。廣泛接觸各方面人群,對維護腦力有益。和朋友談天,打麻將、下棋等,都可激蕩腦力,刺激神經細胞活力。
2、精神調養
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這說明精神之凋養重在調節七情之氣,注意保持樂觀情緒,應節思慮、去憂愁、防驚恐,要寧靜無懼,恬淡虛無,與世不爭,知足常樂,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誘惑,內不存情感的激擾。這樣氣血調和,健康不衰。注意維持人際關系,避免長期陷入憂郁的情緒及患上憂郁癥,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腦組織功能的損害。另外,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強抗病能力。
3、體育鍛煉
許多人都知道,運動可降低中風幾率。事實上,運動還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預防大腦退化。實踐證明,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于健康,如堅持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或練氣功等,有利于大腦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水平。但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達到理想效果。除整體性全身活動外,盡量多活動手指。
4、起居飲食
起居飲食要有規律,不能變化無常。一般應早睡早起,定時進食,定時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在膳食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強調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兩戒”,即定時、定量、定質,高蛋白、高不飽和脂肪酸、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熱量、低鹽和戒煙、戒酒。②避免使用鋁制飲具。③補充有益的礦物質。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專家團介紹
張新卿
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83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于1997年建立了宣武醫院老年記憶障礙專科病房。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的北京市腦老化重點實驗室項目“老年性癡呆綜合研究”的科研工作中,對老年期癡呆特別是阿爾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癡呆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認知功能與非認知功能)、神經心理學變化及測查工具、腦葡萄糖代謝(PET)、腦CT與MRI影像改變、腦電地形圖、藥物治療及其影響疾病轉歸的因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撰寫并指導研究生完成了多篇論文,發表文章著作70余篇。在國內首先將神經心理測查量表與電話結合起來,利用電話進行認知功能損害的初步篩查。多次接受廣播電臺、電視臺、報紙、雜志等媒體的采訪報道,積極參加了多種老年癡呆的科普教育活動。
獲得獎勵:
1、腦電地形圖與SOD對Alzheimer病等老年人癡呆病的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老年性癡呆的腦電地形圖及CT變化的相關性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3、老年癡呆的流行病學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4、北京市遠郊區遺傳流行病調查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科普獎。
宋海慶
男,副主任醫師,講師,神經病學博士,師從神經病學專家賈建平教授,從事神經內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十余年,實踐經驗豐富。參編多部神經病學專著,發表論文多篇,其中被SCI以第一作者和并列第一作者收錄2篇。先后參與十一五攻關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研二等獎一次。
杜建新
婦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畢業于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專科特長:婦科腫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和不孕癥的診治,高危妊娠的處理和圍產期保健,計劃生育技術工作以及宮頸病變的診治。
宋為群
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首都醫科大學康復系副主任,宣武醫院康復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康復醫學會副會長,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醫師協會康復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編委,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編委工作側重于神經康復的臨床和研究,其中腦的高級功能、神經心理康復、卒中康復等為主要研究內容。
李纓
宣武醫院副主任醫師,擅長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肥胖,痛風,腎衰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