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萵筍是非常好的,對身體有很大的功效,那么萵筍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萵筍的做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去健康生活視頻中好好了解萵筍的營養價值,同時專家沈雁英也來到了節目中,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詢問專家哦!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沈雁英
沈雁英,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研究員、主任醫師、營養師。1982年大學畢業后先后在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工作,從事干部保健、健康管理、醫院管理多年,有著豐富的醫療衛生工作經驗,在心理、營養、疾病預防和醫院管理等領域有廣泛的涉獵和較深的造詣。
萵筍的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萵筍味苦、性寒,有益五臟、通經脈、堅筋骨、白牙齒、開胸膈、小便等功效,可治療高血壓、慢性腎炎、產后乳汁不通等癥。雖然萵筍具有諸多功效,但是痛風、痛經患者勿食用,同時還要注意一些與萵筍搭配的食物。
萵筍價值:
提高人體血糖代謝功能:萵筍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而無機鹽、維生素則含量較豐富,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的激活劑,糖尿病人經常吃些萵苣,可改善糖的代謝功能。
防治貧血:萵苣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鋅、鐵,特別是萵苣中的鐵元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萵苣,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
利小便:小孩小便不便時,可用萵苣莖和葉,搗爛如泥,涂敷肚臍之上,小便可以漸漸通暢。涂敷時有一要點,就是萵苣的泥餅要用熱水溫熱,再行涂上,免得受冷。敷布的位置,要離開臍眼,敷在肚上。或預先用棉花或紗布填塞臍眼,免得液汁浸入。
助消化、促食欲:萵筍的漿液十分豐富,味道清新,略帶苦味,能刺激消化,增加膽汁分泌量,刺激消化道各器官蠕動,有助于增進食欲。
降血壓:萵筍中含鉀豐富而鈉含量低,適于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食用,有助于降低血壓。
食用萵筍應注意:
1、不可與乳酪同食。因乳酪是油脂性食物,萵筍性涼,二者同食,易致消化不良,或腹痛、腹瀉。
2、不宜與蜂蜜同食。因為蜂蜜富含蠟質,具有潤腸通便作用,萵筍性涼,二者同食,不利腸胃,易致腹瀉。
3、萵筍含有草酸和嘌呤堿,痛風及泌尿系結石患者食之易加重病情,故不宜食用。
4、萵筍性涼,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不宜食用。
5、寒性痛經者不宜進食。《四聲本草》言:“產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腸痛”,故婦女產后不宜生食或多食萵筍。
6、視力減弱和眼病患者不宜多食。臨床曾發現因每日進食較多萵筍而患夜盲癥的病例,夜盲癥患者亦應少食。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萵筍的做法
涼拌萵苣
材料
主料:萵苣二根,麻油,味精,鹽,雞精,辣椒油。
做法
(1)把萵苣切成絲,加少許鹽腌,等出水后,把水擠凈。放入盤中。
(2)往盤中加入麻油,鹽、味精、雞精、辣椒油,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按個人口味加入一點醋和大蒜。拌勻即可。上桌前加點紅辣椒配色。
特點:簡單易做,清口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