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有很多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中醫望目診療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診斷方法是怎樣診斷我們的疾病的呢?它也一遍的的診斷手法又有什么不同?下面就讓我們的王今覺專家來講講什么是中醫望目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在中醫治病中,很多的中醫都用到道望目診療這種方法,這是一種怎么樣技術呢?
望診中的“望目”
中醫望診是醫者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見征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地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狀態的一種診病手段。
什么是中醫“望目”呢?望目包括望眼神、眼色、眼形及眼態等方面。望目對臟腑疾病的診斷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1)望眼神
如果病人的眼睛清澈,那么病就很容易治好,但是如果眼睛比較渾濁無神,病就很難治好了。
(2)望眼色
眼睛紅者多為患上實熱病。白睛紅為肺火盛,常見有火眼病;整個眼球紅而腫痛者,多為肝經風熱證。
眼睛色黃為黃疸證。白睛中有大小不等的藍色或紫褐色斑點,是蛔蟲病。眼袋色黑而且晦暗無光澤者為腎虛。
(3)望眼形
下眼袋浮腫,色彩黑暗者為腎虛水泛證。上下眼袋紅腫表示脾熱。眼窩凹陷,多為津液虧虛或氣血大傷。
如果是重病或者久病的人,他們的眼睛一般都是凹陷進去的,而且這樣的人的疾病基本是不可治愈的了。
眼睛凸起,伴有頸部腫大,多食,消瘦,易激怒,則為甲亢。如果眼睛凸起,且伴有呼吸困難,喘息不能臥,多為肺氣腫病癥。單眼突起者,常為腦顱內有腫瘤。
(4)望眼態
兩目上視,不能轉動,常為驚風或精脫神衰之危候。兩目斜視或上視者,為驚風先兆或痙厥證。睡覺露睛,多為小兒脾胃虛弱,或慢驚風。
瞳孔放大,多屬腎精耗竭之證,為病危跡象,但亦會見于肝膽風火上擾或藥物中毒、外傷等。瞳孔縮小,多屬肝腎勞損,虛火上擾,或肝膽火盛,亦會見于藥物中毒。
望診的內容主要包括:觀察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絡脈、皮膚、五官九竅等情況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質量等,現將望診分為整體望診、局部望診、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兒指紋等五項敘述。
本期嘉賓介紹
王今覺
男,主任醫師,北京名老中醫醫師。
主要成就
創立中醫“辨病證醫藥學”理論與診療方法,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準確診治各科疾病。擅長應用獨創的“望目辨證診斷學”及“辨病證醫藥學”理論與方法診治失眠、多夢、嗜睡,抑郁、躁狂、癲癇、頭痛、記憶力減退、老年癡呆、腦萎縮,II型糖尿病、痛風、消瘦、肥胖,胃腸病、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病、酒病、腹水,高血壓、高血脂、心衰、靜脈炎,尿道炎、膀胱炎、腎炎、腎結石,感冒、咳喘、肺炎,月經不調、宮頸炎、不孕、乳腺病、前列腺病、性欲減弱、性功能障礙、不育,濕疹、皮炎、瘡瘍、腫瘤與術后綜合癥,疲勞綜合癥,脹、麻、癢、痿等功能失調和組織器官實質病變引發的內、外、婦、男各科疑難病和常見病,以及指導養生、抗衰老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