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腎陽虛的癥狀
中醫所講的脾腎陽虛證是指由脾腎陽氣虧虛,溫化失權,表現以泄瀉或水腫為主癥的虛寒證候。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證多由脾、腎久病耗氣傷陽,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陽,或脾陽久虛不能充養腎陽,終則脾腎陽氣俱傷而成,以瀉痢浮腫,腰腹冷痛,并伴見虛寒之象為審證依據。
脾腎陽虛的癥狀男女表現各有不同,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男性脾腎陽虛的癥狀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
小便清長、余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松癥、頸椎病、腰椎病等;虛喘氣短、咳喘痰鳴;五更腹瀉,或者便秘;身浮腫,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腫;小腹牽引睪丸墜脹疼痛,或陰囊收縮,遇寒則甚,遇熱則緩;須發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則色青白無光或黧黑。
女性脾腎陽虛的癥狀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欲減退、宮冷不孕、白帶清稀;氣滯血瘀導致沖任不通,月經失調或行而不暢,經常小腹脹痛。
月經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塊或痛經;子宮、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腫、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統感染、婦科炎癥等疾病;易導致更年期提前;虛喘氣短、舌白胖大或有齒痕;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松癥、頸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瀉,或者便秘;形體虛胖或羸瘦;面色蒼白或黧黑,易生黃褐斑、粉刺、痤瘡、過敏等皮膚問題。
本期嘉賓介紹
男,(已退休)主任醫師,教授,1925年5月生,河南省郟縣人。華西醫科大學及重慶市第二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畢業,獲衛生部李德全部長頒發的西學中二等獎。從醫46年,曾任重慶市第一中醫院、重慶市中醫研究所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內科主任、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臨床支部書記。曾任四川省及重慶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委員,重慶市中醫學會內科分會秘書。現任仲景國醫大學名譽教授,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研究雜志》顧問,中醫研究所腎內科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第三批師帶徒老師。
主要業績:四十年來,堅持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主辦全國急癥學習班十余期,學員遍布全國,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近50篇,其中有關腎病的文章有20篇。其中獲優秀論文有《715例內兒科急癥治療概況》、《參麥針治療感染性休克》、《以補心氣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探討》、《火把花根片治療慢性腎炎》、《中藥治療腎功衰48例》等文章被評為優秀論文。
主要科研成果有:“清氣解毒針治療感染性高熱”,“參麥針治療休克”,“益氣養心為主,多劑型、多途徑投藥治療心絞痛、心律失常、休克”,“火把花根片治療慢性腎炎”,“腎衰靈、補腎膠囊聯合治療慢腎衰的臨床與藥理研究”獲四川省、重慶市中醫藥科技成果二、三等獎。
參與著書有:《中醫問答》、《中醫急癥》、《中醫急癥證治》、《中醫急癥大成》、《老中醫經驗》。
該同志已被載入全國人才流動中心組織編寫的《中國人才辭典》第四集5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