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熱,很多人都會覺得身體莫名其妙的燥熱,其實這有可能是你自身的濕氣太重。濕氣重是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那么在夏季,我們如何調理自己的身體,避免濕氣重呢?下面就請我們的陳明大專家來給我們講講濕氣重怎么調理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夏季濕氣重怎么辦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已經進入到夏天了,我們的氣溫升的很快,讓人覺得悶熱。
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時清除濕邪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措施。夏季濕氣重怎么辦,吃什么祛濕呢?
1、冬瓜海帶湯
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凈,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
或者你也可以加上一條鯽魚放進去燉湯,這樣效果會更好。
冬瓜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可清熱利水,養陰止血;鯽魚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濕止渴。
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多數人都可以食用。
2、香薷飲
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蘇葉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
每天把這個配方當做茶來喝,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香薷味辛微溫,可發汗解表,和中利濕;紫蘇性味辛溫,能發散風寒,行氣和中化濕,又解魚蟹之毒。
白茅根清熱利尿。本方特別適用于夏季貪涼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煩,頭痛而無汗,或見腹痛吐瀉者。
本期嘉賓介紹
陳明
男,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從醫二十余年,師從于我國中醫藥學家劉渡舟教授,一直從事醫圣張仲景學術思想研究,臨床善用經方治療內科、婦科及兒科雜病,尤對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及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獨特療效。
擅長疾病:脾胃病,腸道疾病,肝膽病,心臟病,糖尿病,發熱性疾病,咳喘,痛風,失眠,皮膚癢疹,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小兒發熱,厭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3、竹葉茶
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濕,祛瘀止血。
本方尤其適應于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4、三色豆湯
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
紅小豆又稱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熱去濕,健脾止瀉。此湯甘甜可口,可清熱除濕。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勞。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夏天喝冰鎮飲料,殊不知這樣會寒氣襲人、濕邪上身。
原來長時間飲用碳酸飲料會造成人體內鈣的大量流失,這在中醫看來會造成腎陰不足,直接傷及腎陽和脾陽,出現一系列陽虛癥狀,女生還會造成宮寒引起的痛經不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