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女性來說,面膜對她們來說是不生活中的必需品,面膜的確能給我們的皮膚補充充足的營養成分,這樣讓我們的皮膚能保持光滑和瑩白,但是很多人在用面膜的時候方法都是錯誤的。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面膜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么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面膜不是萬能神
我們可以用面膜紙浸濕在礦泉水或者純凈水中,這樣敷面膜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讓皮膚充滿水分,變得光滑。
更進一步,在里面加一點二氧化鈦,或者黑心一點,加點熒光增白劑,那么皮膚會顯得更白,臉和脖子都會有明顯色差,而且這種效果能維持三天。
除了剝落角質以外,面膜的作用通常不是即時顯現的,它可以做到立即補水,但很難長效;可以通過封包作用促進有效成分的吸收,但有效成分進入皮膚后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周期。
我們平時敷面膜的時候,并不是每天都要敷的,所以本身敷面膜的效果就不是長久的,所以期望也不要太高。
如果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應用面膜,很有可能讓面膜成為毀膚神器,而非護膚大餐。這些行為如果持續進行,就會被稱為“過度面膜”,后果是讓皮膚角質層細胞過度吸水膨脹、松散、脫落,皮膚受到損傷,容易干燥、脫屑,甚至變成敏感肌膚。
抗敏不能只靠面膜
皮膚一發紅起疹,就狂敷面膜,似乎是個常見的做法。面膜不是不可以做,但非常需要避免兩個陷阱。
1)不能選擇正確的面膜——在皮膚處于超敏狀態下,很容易受到刺激,所以選擇的面膜應當是具有舒緩、鎮定作用的,而不是隨便敷一個感覺“涼涼的、水水的”,敷完感覺“潤潤的”面膜。
有的面膜純粹是忽悠消費者的,含有的成分少,其中有一半是防腐劑,這種面膜不僅沒有效果,還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建議:急救可以敷面膜,但是盡量選擇成分較為單一,具有抗敏作用、抗炎作用的面膜,可以自制,全臉使用前要注意測試是否耐受。
2)過于頻繁地做面膜,尤其是普通的面貼膜,一方面頻繁地做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更容易受到刺激;另一方面,皮膚天然水溶性保濕成分不斷流失,皮膚越發干燥。
合理運用面膜,增長你的美肌力
合適的頻率
健康肌膚日常情況下,每周使用面膜的頻率盡量不要超過三次(是指所有類型的面膜總數,不是某種單一類型的面膜);
合適的時長
每次面膜以15分鐘為宜,敏感肌膚則應該在10分鐘以內;除非是仿生技術制成的特殊巴布劑面膜,可以連續使用6~8小時。
合適的類型
面貼膜、膏狀適合各類肌膚使用,泥膜、軟膜粉、撕拉式面膜則不適合干性和敏感肌膚使用。含有大量鹽的面膜、刺激性強的面膜不適合炎癥、發紅的皮膚使用。
DIY須知
根據皮膚需要選擇一些中藥、植物粉末(如綠茶、甘草、燕麥粉、薏仁粉等)來DIY面膜其實比一些食物更佳。值得作為面膜的果蔬其實是極少的,大部分水果含有較多糖類,甚至大量有機酸,維生素等含量其實比較低,刺激性較強,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
如能正確使用面膜,必能為你的肌膚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