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心臟問題頻繁,為什么我們的心臟如此的脆弱,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養心呢?對于這個問題就得尋求中醫來幫忙了,下面就請出中醫專家王鳳岐為我們講解養心方,以及養心該吃什么,下面去萬家燈火視頻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大笑促進血液流動,有益心臟健康
結果發現,觀看幽默電影時參試者血管擴張,而觀看壓力電影時參試者血管收縮,血管直徑差距達到30%—50%。因此預防心臟病要多吃蔬菜,多運動,每天捧腹大笑一次。
2.瑜伽緩解心律不齊
大量研究表明,瑜伽具有平心靜氣作用,有助于降低高血壓、膽固醇、和血糖,緩解壓力。然而,去年4月美國心臟病學會60周年科學大會上宣布的一項新研究首次發現,練習瑜伽可以使心律不齊降低危險50%,可大大提高心律不齊患者生活質量,有益心臟健康。
3.適度飲酒有益心臟健康
一項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酗酒(男性每周兩天,每天飲酒7杯酒)會加速血管硬化和血管狹窄,增加心臟病和中風危險。而適度飲酒則會降低這些危險。酗酒后第二天,血壓會上升,導致心律異常和“節假日心臟病”危險增加。
另外一項小規模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和酒精都有益心臟健康。因此,適度飲酒紅葡萄酒更護心,養生先養心,保證心臟健康。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王鳳岐,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著有《炎癥的中醫辯證》、《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等多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中醫專著?,F為中醫之家總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醫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知名專家。著有養生書籍《王鳳岐的養生餐桌》《王鳳岐帶你走出養生誤區》等多本中醫養生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桂圓紅棗粥
材料:桂圓肉、紅棗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
制法:同煮30分鐘
功效:早晚分服。可用于心脾兩虛,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便溏,氣虛血少,唇干色淡,神疲乏力,下肢浮腫等證輔助食療。
黃芪熟地雞粥
材料:黃芪熟地黃各30克,雞肉250克,粳米200克,麻油
制法:黃芪、熟地黃煎汁與雞肉,米同下鍋煮成粥。
功效:補腎滋陰,補中益氣,補血益精。用于遺尿,夜多小便,下腹冷痛等。
紅花歸參粥
材料:紅花,當歸各10克,丹參15克,糯米100克
制法:紅花、當歸、丹參煎湯,去渣取汁與糯米煮成粥。
功效:養血活血調經。每天空腹食用,可用于月經不調而有血虛、血淤等癥的輔助食療。
桑葚糯米粥
材料:桑葚100克。糯米150無。
功效:滋肝腎,養血。每天空腹食用??捎糜跓嶷A瘦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