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可以反映出我們體內各個內臟的健康狀況,那么你知道臉色與肝臟的關系么?今天我們請來了王鴻謨做客天天養生給我們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王鴻謨,講臉色與肝臟的關系。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臉色與肝臟的關系
肝病在我國是發病大國,肝炎、肝癌、肝腹水、肝硬化等等。肝病已經發展到了極點,威脅到生命,所以早期發現很重要。
肝色部在臉上的反應區
兩個顴骨的高點,做連線,于鼻梁骨的重合出。
肝主管情緒,情緒的變化在肝色部都能反映出來。
是寬宏大量、小肚雞腸、容易生悶氣、還是容易發火、等等,在肝色部都會有所表現。
肝色部發紅:肝火盛、愛發脾氣;
肝色部發青:肝氣不舒、肝氣內淤,愛生悶氣,發青的程度越深證明肝淤的程度越重,郁悶不舒;
肝色部發白:肝氣不足、肝血不足,一般會發生眼睛干澀、視力下降、失眠多夢。
肝炎的肝色部的顏色:青中透赤、赤中透青,暗青暗紅色的摻雜在一起。
如果急性肝炎轉成慢性肝炎是暗青色;
如果是肝硬化、肝癌不僅青黑而且局部隆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鴻謨
王鴻謨:1927年生,河北樂亭人。1952年北京鋪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一年,1953年畢業。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干事,《新觀察》雜志編輯、記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組長、當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編審。主要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先后編輯、審閱、出版長篇小說80余部,曾數獲全國長篇小說優秀編輯獎。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縮寫本《紅旗譜》、《前驅》等。1988年,作為中國漢語專家赴朝鮮工作兩年,并獲朝鮮頒發的二級國際友誼勛章。
王鴻謨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名老中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生物醫學特征辨識學會副主席,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分會委員,《中華臨床醫藥雜志》副總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生專家。
從事中醫教學、醫療、科研等工作40多年,擅長察色切脈診病,針藥并用治愈疑難重病。在創建中醫色診學、診法客觀化、完善辨證體系、還原構建經絡系統、體表-內臟多層次對應相關等方面多有建樹,取得了公認的學術成績,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研究成果為中外學術界廣泛關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