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會出汗的,那么你知道汗液與健康 的關系么?今天我們請來了李智做客天天養生給我們講解通過汗液看健康。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同仁堂(集團)文化傳承中心專家李智,講通過汗液看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通過汗液看健康
汗量
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生汗液,身體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膚非常乾燥,他們多半曾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閉塞,以致無汗。另外,若身體新陳代謝紊亂,亦可能會無汗。
老人家活動量減少,汗腺萎縮,排汗較小,不足為怪。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溫和靜態情況下,仍大量出汗。若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進、情緒波動、失眠,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若多汗兼頭暈乏力,以及感到饑餓,可能是血糖過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藥物後,亦會產生多汗反映。若重金屬中毒,例如鉛、汞、砷等,可能亦會有多汗現象。
若汗出如珠,冷汗不止,須加注意,這是氣散虛極的表現,中醫學上稱為「絕汗」,是病危的表現。
出汗時間
自汗:在白天,精神清醒的狀態下,不因勞動、穿厚衣或高溫而汗自出,稱為自滸。中醫認為這是氣虛、陽虛的表現,身體因失卻固攝力而不自覺地流汗。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振、氣短、怕冷。
盜汗:指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以令衣服濕透。醒後則沒有出汗。盜汗多陰虛所致,若伴有低熱、兩顴潮紅、手心發熱,口乾等癥狀,可能是肺病的徵象。
出汗部位
頭汗:以頭面部出汗為多,肝胃有熱及氣虛所致。若兼有四肢發冷、氣短,多為陽氣虛。重病患者若突然額頭大汗,則是病危警告。現代醫學發現,突然間一側額頭出汗,多是頸部交感神經受刺激,可能患有動脈瘤。
手足汗:心情緊張時會手腳出汗,若非因此原故而經常兩手潮濕和冰冷,多因脾胃濕蒸,氣虛、腎虛所致。身體狀態甚差者才有這問題,須加注意。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深圳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智
李智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專業,有著深厚的國學素養、廣博的中醫理論及實踐知識。在2008年奧運會上為唯一一名女性,用英文向所有參賽國及參賽運動員、隊醫做運動針灸的講課,并擔任第一、第二次世界健身氣功大會的同聲傳譯。曾多次接待外國領導人和專家,并在奧地利、迪拜、波蘭等國家的孔子學院用英文推廣中醫,受到廣泛好評。
職業背景:
目前擔任北京同仁堂(集團)文化傳承中心專家;
同仁堂海外中醫藥專家,代表同仁堂集團擔任海外同仁堂和孔子學院中醫藥雙語講學專家;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及“中國藥膳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