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還有補脾和胃,養肝補血,壯陽益精之功效。
可用于治療虛勞羸瘦、產后無乳。鹿肉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糖和一定量的維生素,且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鹿肉一般人都能食用,腎陽虛者更適合。
驢肉也是補血佳品,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的功效一是補氣養血,用于氣血不足者的補益;二是養心安神,健脾腎、固精填髓、補血益氣、護膚養顏。
另外,驢皮是名貴中藥“阿膠”的主要原料。每100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有效營養成分不亞于牛、兔、狗等肉,屬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
佳補血海產——海參
海參具有補血止血的作用,海參體內含有50多種對人體生理活動有益的營養成分。
其中蛋白質含量極高,還含有18種氨基酸、海參皂苷、海參粘多糖(HG)、海參脂質、海參膠原蛋白、牛磺酸、硫酸軟骨素、SOD、鈣元素Ca;
磷元素P、鐵元素Fe、碘元素I、鋅元素Zn、硒元素Ce 、釩元素V、錳元素Mn、谷胱甘肽、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K、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
另外,黑木耳、胡蘿卜、葡萄、紅棗、桂圓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可以每日輪流換著吃。
盡管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也豐富,但為什么還有孩子得貧血呢?其實,貧血是幼兒的常見疾病之一,尤其是缺鐵性貧血,其發病率非常高。
那么,幼兒貧血的癥狀有哪些?引起幼兒貧血的原因有哪些?幼兒貧血怎么辦?下面就讓媽網百科給各位家長介紹介紹吧!
幼兒貧血的癥狀
貧血是全世界發病率高的營養缺乏性疾病之一,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是高發人群。貧血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鐵、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物質所引起的。
為什么在現今這個物質豐富的社會,還有這么多的小孩患上此病呢?幼兒貧血的癥狀有哪些呢?
其實,幼兒患貧血的原因,主要與其飲食結構不合理、挑食和偏食有關。貧血的孩子,起病緩慢,且表現癥狀的輕松取決于貧血的程度以及貧血的發展速度。
一般來說,患有貧血的孩子,其面色蒼白,嘴唇、指甲顏色變淡;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惡心、腹脹、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激動等。
年長的患兒還會出現頭痛、頭暈、眼前有黑點等情況,而患病時間長的患兒常會出現容易疲勞、毛發干枯、生長發育落后等情況。
另外,部分患兒還會出現異食癖,如喜歡吃泥土、墻皮等,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下降等。
需注意的是,一旦發現幼兒有以上貧血的癥狀,家長應立即帶小孩到醫院做貧血檢查,而不是擅自盲目用補血藥,以免耽誤診斷和治療。
幼兒貧血的原因
貧血是幼兒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幼兒貧血中為常見的一種類型。那么,引起幼兒貧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引起幼兒發生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具體來說,可分為如下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