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并發癥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忽視的,這種疾病一旦嚴重時,會給心臟帶了較多的負面影響。那么,房顫并發癥都有哪些表現?本期的北京電視臺養生堂視頻邀請專家王承龍來為我們講解,一起看看如何預防房顫。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王承龍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專業博士后,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臨床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醫 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臨床與基礎研究,2003年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西醫結合學家陳可冀院士,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先后參與完成“973”項目、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首發基金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醫學著作5部。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頑固性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搏,房顫)、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臟康復等領域也有較高的造詣。在中醫藥治療亞健康、失眠、抑郁、焦慮等方面有較好療效。
本期嘉賓介紹
房顫并發癥
房顫,全稱心房纖維性顫動,又叫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的并發癥有很多,腦梗塞、心力衰竭、腦中風等疾病的發生都與房顫有密切的關系。
房顫患者的癥狀通常會隨著急劇變化的氣候而有所加重。如果忽視房顫的治療,房顫的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會很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房顫患者1000萬以上,而且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房顫發生時常會伴有不規則的快速心跳,患者多有明顯心慌、氣急和無力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同時,房顫患者極易發生腦中風,不僅發生比例增加5倍以上,而且中風后遺癥的治療難度更大。此外,房顫患者的癡呆發生率和死亡率也明顯增高。
房顫的并發癥還有腦梗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房顫持久使心房內有血液淤滯,在二尖瓣狹窄的患者及心室率很快時尤其明顯,容易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脫落可引起體循環的動脈栓塞,尤其是腦栓塞為常見。所以,房顫患者患腦梗塞大約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
除此之外房顫的并發癥還有心力衰竭,長期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縮,而代之無效的不協調收縮,心跳極不規則,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顯著減少,這些無效收縮不僅不能將血液排出到動脈里去以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由于氣溫的不斷變化,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等多種因素,房顫患者容易并發各種呼吸道感染。一旦房顫合并感染,將進一步加重心臟的負荷。房顫患者更應該接受規范化治療,定期檢查以全面掌握自身疾病的嚴重程度,防止房顫的并發癥發生。
如何預防房顫
首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境是房顫的預防中基本的,因為人在精神緊張時體內交感神經會激活,可促進快房顫的發生;控制體重,增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有研究顯示肥胖患者發生率明顯增加,并容易出現持續性房顫;戒煙、限制飲酒。正在吸煙人群患房顫的風險是從不吸煙患者的2倍,戒煙可以使罹患房顫的風險降低。飲酒也可以增加房顫的風險,飲酒是一些房顫患者發病的明確誘因,并且飲酒劑量與房顫患病率明顯相關,每天攝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顫風險就增加約8%,并且長期大量飲酒還可導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不能耐受日常活動,上樓、提東西均可引起明顯的喘憋,嚴重者甚至不能平臥。因此戒煙、戒酒對房顫的預防非常重要。
其次,限制或避免長期大量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質諸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藥,謹慎應用某些治療咳嗽或者感冒的藥物,因為這類藥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發不規則心律,服用這類藥物前應當詢問醫生或仔細閱讀說明書。
另外,要控制好相關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要積極控制血壓水平,并經常監測,使血壓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減少血壓的波動,因為長期血壓升高可引起心房擴大、心房纖維化,導致房顫的發生,到目前為止高血壓是房顫常見的危險因素和伴發疾病。糖尿病患者要通過運動、控制飲食、藥物等方法使血糖達標。冠心病患者要規律服藥,控制好血脂水平,防止心肌梗死的發生。心衰患者積極控制心衰。如果有嚴重心臟瓣膜病的患者,需要及早考慮手術治療,后還有提醒大家,如果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即夜間睡眠打呼嚕的人,也要提高警惕,OSAS患者更容易出現新發房顫,轉復竇性心律后也容易復發,一項薈萃分析顯示房顫患者如果合并OSAS射頻消融術后較單純房顫患者復發率高25%。所以建議睡眠打呼嚕的人及時就診明確有無OSAS,必要時接受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