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健美
練習太極很講究姿勢是否正確,要求頂懸,沉肩,抬頭挺胸,目視前方,收腹,在練習過程中的腰部旋轉,加強了全身肌肉的鍛煉,很好的塑造了我們的體形。
太極拳是一種輕松柔和、連綿不斷的勻速運動,這種運動屬于有氧運動,長期打太極拳能使心跳緩慢而有力,提高心臟功能,改善心肌營養,促進血液循環,對防治高血壓病,動脈硬化有明顯作用。
打太極拳要求“虛胸實腹”。“虛胸”能給心臟活動以充分余地,使心肌放松,容量增大,排血量增多;“實腹”有助于下腔靜脈血液流回心肌,減少淤血,減輕心臟負擔。
打太極拳要求放松,能使肌肉組織的毛細血管開房,數量增多,口徑加大,保證肌肉供血,有助于機體組織物質交換,保證內環境的穩定。
太極拳要求動作與呼吸自然配合,采用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相配合,可加大呼吸深度,增大肺活量,使肺泡通氣量增大,氣體交換得到改善,因而呼吸器官功能得到提高。
所以經常打太極拳,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系統各種疾病。太極拳的腹式呼吸,使橫膈膜上下起落的幅度加大,使胃腸肝胰得到很好的按摩,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腺大量分泌消化液,有效地防治消化系統疾病。
24式太極拳常見錯誤
1、身法不正、低頭貓腰
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提頂吊襠、含胸拔背、空胸實腹。但初學者由于理解與實際水平相去甚遠,同時身體肌肉感覺及控制力較差,尤其是背部的豎脊肌、腰方肌、臀大肌等肌肉力量尚小,往往會出現低頭貓腰、駝背等錯誤現象。
糾正方法
(1)用器械輔助練習,如負重弓身、負重轉腰等,增強腰肌力量。
(2)兩手扶丹田的升降練習,可想象頭頂著一碗水進行練習,注意要空胸實腹、意守丹田、逆式呼吸,動作要緩慢、均勻。
(3)兩手扶丹田,命門后撐,兩肘稍外張,想象兩肩與兩髖關節構成的圓柱體做左右旋轉練習。
2、步型、手型、身法、步法不清
太極拳的手型各式之間存在差異,其身法、步型、步法與外家拳也不同,初學者往往將它們混淆,尤其是弓步后蹬腳不能完全蹬直,獨立動作的支撐腳不能站直,上肢沖拳或推掌時肘關節不能伸直。
糾正方法
(1)掌握太極拳獨特的身法、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概念,定勢練習。
(2)不斷地進行對比練習(或對鏡練習)2—3人一組,相互糾正。
3、立身不穩、虛實不清
太極拳的腳步移動,前進、后退與外家拳有所不同。凡是向前邁步,要求支撐腿下沉坐穩,運動腿腳后跟先著地,然后是腳掌、腳趾,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后退則完全相反。虛實轉換要分清。
“邁步如貓行”、如履薄冰“是太極拳腳步移動生動、形象的描述。太極拳要求重心平穩,動作輕靈沉穩,兩膝運動如“揉面”一樣圓活。但是,初學者往往會出現立身不穩、動作虛實不清,重心高低起伏,上、下動作不一致等錯誤。
主要原因
腿部力量較差,對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式把握不準,重心虛實轉換不明。
糾正方法
(1)雙手扶丹田前進、后退的移動練習、單腿獨立平衡動作的持久性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