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極拳
練習要點
一、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大限度的放松狀態。
二、圓活連貫
“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
太極拳動作連貫的要求
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
即所謂的“節節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帶手。
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
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三、虛實分明
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是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定的現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定,就根本談不上什么“邁步如貓行”了。
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總之虛實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
四、呼吸自然
太極拳聯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采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宜采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的功效
一、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是我們身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支配我們的身體來完成日常的活動,練習太極拳主要是將人的意念配合呼吸來完成,這樣做能是我們的心里得到放松,協調神經系統,這對失眠和高血壓等神經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二、防身
以柔化為主的太極拳,遇到對方用力打來時,不是本能地見招打招的立即還手抵抗,而是先化后打。先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后乘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于腰腿求之。推手時以意探、以勁問,再聽虛實。辨別出對方的虛實變化。要以實擊虛,隨機應變。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在對方尚未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三、有助于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的健康。
太極拳是“動無有不動”的全身性運動,全身各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因此長期練習有助于使關節運動靈活,改善關節韌帶彈性,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舉例說明,太極拳組發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對照組為47.2%。
兩組人員腰椎活動的幅度也有很大差異,太極拳組人員彎腰時手能觸地者占77.4%;對照組只有16.6%。近,美國科學家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常練太極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遠低于不練拳的老人,他們認為,太極拳有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的作用。
太極拳的特殊鍛煉價值,還在于它能起到調節心理機能的作用。練拳時,要求心靜,排除雜念,緩解精神緊張的不良刺激。練拳時,周身舒適,內心暢快,給人以特殊的美感,人體會因精神得到優化而產生一系列良性生理反應。
因此,通過打太極拳,調節人的情緒,對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