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養生的需求,太極拳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運動。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深受歡迎,特別是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周身輕靈,符合人體的運動特點,下面隨著太極拳教學練習一下吧!
意和氣在太極拳靜練中應用
太極拳運動要求意和氣的配合,太極拳是以腰為軸的運動,再將意和氣運用到其中,慢慢形成周身一致。
1.呼吸的熟練
心靜體松,面帶微笑,鼻吸鼻呼,細柔慢勻長。看表練習每次吸或呼5秒、10秒,循序漸進做到15秒,以至20秒。每次慢慢地、均勻地吸和呼。
靜練和練拳中每次吸或呼只有5-10秒鐘。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的“呼”需17秒鐘,拳論要求“起吸落呼”,這里是一落一呼不可換氣。
初學太極拳要學會自然呼吸,將呼吸與動作相結合,不要刻意追求高難度呼吸,更不能出現憋氣的現象。
2.松靜的熟練
坐、臥、立、慢行中,睜眼或閉眼,排除雜念,面帶微笑,心靜體松,鼻吸鼻呼,細柔慢勻長。用逆腹式呼吸法靜練,每次吸或呼10秒左右。吸到丹田(下丹田,臍下三指體內),呼到頭皮(百會穴),同時頭頂放松;吸到丹田,呼到兩眼,兩眼松。
如此一吸一呼,逐次地鼻松;口松;兩耳松;全頭松;頸松;胸松;背松;腰松;腹松;髖松;兩臂松;兩手松;兩腿松;兩腳松;全身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松、松、松。通過局部靜練,使全身松靜下來。
經過認真習練之后,可以做到用意和氣隨時讓哪部位松,哪里就可馬上松靜下來,如兩手(勞宮)松、頭頂(百會)松、肩松、腰松、兩腳(涌泉)松等,用于祛病和行拳。
在練習太極拳前,要做到身心輕松,全身心投入,不能三心二意,當你打完整套拳法時,你會發現,太極拳能幫助你忘卻很多煩惱。
3.意氣在行拳中的應用
逆腹式呼吸或自然呼吸,鼻吸鼻呼,起吸落呼,開吸合呼,細柔慢勻長。吸氣氣沉丹田,呼氣意念將內氣引導到全身穴位,使手、腳、頭頂、腰等穴位產生強烈氣感(熱、脹、麻、木、跳、竄、涼、酸、痛等異樣感覺),使氣血通暢,疾病緩解。
4.五臟六腑祛病習練法
坐、臥、立、慢行、乘車、看電視都可習練。根據個人疾病疼痛和不適部位,每天幾次,可長可短,使疼痛和不適緩解消失。心靜體松,面帶微笑,吸呼細柔慢勻長。要求鼻吸口呼,口呼時發出六字訣音。
比如肝區不適或疼痛,用逆腹式體呼吸,吸到丹田,呼時肝區放松,發出“噓(xū)”字音,內氣經過肝區將病氣排出體外,經常習練可緩解疼痛使肝病減輕痊愈。再如糖尿病或胰腺炎,呼時胰區放松,發“嘻(xī)”字音。
腎區不適發“吹(chuī)”字音。胃區不適發“呼(hū)”字音。心區不適發“呵(hē)”字音。肺區不適發“呬(sī)”字音。
疾病初期不適或疼痛,有針對性地抓緊習練,每天多次,直至病情緩解消失,再犯病再如此習練。如果每天習練全部六字訣,可預防全部五臟六腑疾病。
練習太極拳的環境要求
一是鍛煉時間
清晨的空氣清潔度相對差些,因此鍛煉的佳時間是日出之后,練拳前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牛奶之類的飲料,吃幾片餅干或其他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飽。(對老年人來說上午10點鐘左右較為適宜)
二是鍛煉場所
不宜在煤煙彌漫、空氣污濁的庭院里進行健身鍛煉,應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鍛煉(有霧時不宜在室外進行鍛煉),如果選擇在室內進行鍛煉時,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練習時,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