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氣功給太極拳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氣功和太極拳本是兩種概念,隨著太極拳的發展,將氣功融合進來。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有很多,跟隨太極拳學習太極氣功能讓你心情愉悅。
練太極氣功祛除百病延年益壽
太極拳的用意要落實在拳法中,用內意、行內氣、走內勁,通過意念指揮氣血運轉,牽動經脈與骨骼及全身的額圓弧運動。
太極拳原是練體、練氣、練神三步功夫,先求肢體的松柔舒適,再求心情舒暢,自在安樂,量后達到氣勢磅礴,內氣充盈,神舒體靜,內外皆美,一練拳,就進入到這種極為舒服輕松愉快的境界中,這就是太極拳進入所謂的氣功態。
也是后天返先天的先天狀態,也是練拳應該練到的拳味。到了這個時候,良性循環代替了日常生活因種種壓力帶來的惡性刺激,去掉的是病痛和煩惱,剩下的只有快樂和健康。
練太極內功的拳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暢通內氣,祛除百病,讓全身的氣血更旺,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太極氣功的入靜境界
(1)安靜
無論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激情。不可以想東想西的,要做什么就熱愛什么。保持一種安靜的心情。
所從事的事情,所面對的事情,一定要從腳下做起,從今天做起,在生活中培養這種能夠安下心來的性格。
不要急燥,不要煩躁,那怕你特別繁忙,那怕你今天晚上趕飛機,也不要著急,平常安于本職工作,安于你已經面臨的那件事情的全過程,那么修練氣功就容易靜下來,坐能坐得住,站能站得住。一種非常安穩的狀態。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每天備受摧殘,練習太極拳能提高精氣神,讓你每天精神倍兒旺。
(2)平靜
如果才能從安靜的狀態進化成為平靜的階段呢?
平常待人接物要心平氣和,要善于尊重所有人,要善于利用中國文化中“精神文明”這一部分內容,包括古人所總結的有積極意義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忠孝仁愛等等內容。
在對所有人進行交往當中,不要輕易帶情緒,即或有情緒也要善于調節,調節到自己沒有情緒,別人更看不出你有情緒,那么修練氣功就容易進入平靜狀態。
就是說無論你練的那部功法有多么煩,多么復雜,有多么難受,像有些步驟,有些動作是難做的,有時候呼吸需要你很長很長時聞,那怕你覺得很憋悶,你也會保持平靜,這是一種心平氣和的,心若止水的狀態。
在練習太極拳氣功的時候,一定要戒掉煩躁,急切的毛病。
平靜需要我們在生活當中,隨時隨地,自始至終不能因為任何事情而帶任何情緒,否則修練氣功不容易平靜。
(3)寧靜
由平靜才能到寧靜。寧靜指的是安寧、慈祥的、和諧的,就是有一種特別安詳的感覺。自己和別人對你的印象總是安祥的,那就比平靜更進一步了。
安寧、安祥這種寧靜,只有靠平常生活中去訓練,在生活中又全靠慈悲心腸,全靠自始至終對所有人慈悲,而不是對一部分人慈悲。
無論你有多大理由,無論你有多大權限,要注意對所有人慈悲。只要對一個人不慈悲,內心世界一定會在某個時候不寧靜的。
在慈悲心下面,那怕那件事情非常武斷,你也會處理得很圓滿。就是說一旦慈悲心腸有,那么后面就是智慧。慈悲心腸如果是百分之百了,那么你那件事情的行動,也會百分之百的園滿。
寧靜來源于慈悲,對所有人的磁悲,甚至還要擴展,擴展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隨心所欲去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