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有很多的練習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它自身獨特的地方。選擇一種合適自己的練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我們只有找到正確的練習方法,才可以更好的學習太極拳。我們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
在太極拳中練習過程中,腰的練習是很重要的。
在太極拳習練中,關于“腰”,前人已有不少精辟論述,如“腰為主宰”、“腰為軸,口肢為輪”、“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炭塘粜脑谘g,腰內松靜氣騰然”、“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以及拳諺“練拳不練腰,武藝難提高”、“練拳不練腰,到老必著傷”、“八卦掌,形意腿.太極腰”等等,從中可見人們對“腰’在太極拳中重要意義的認識。然而據筆者觀察,在眾多習練太極拳者中,特別是初學者中,不懂用腰,不會用腰,不重視用腰的人,卻還大有人在。很多人是。跟著練”,只會模仿別人擺胳膊.伸腿,腰卻不動,嚴重影響太極拳水平的提高與健身效果。因此,再次強調。腰的重要作用,重申練腰、用腰的方法,仍有必要。
首先要進一步認識腰部的重要意義。人的腰部,指被稱為“腰椎”的脊椎骨20節至24節以及兩側肌肉部分。從腰所處的位置講,腰上連腹背乃至胸頸臂頭,下接胯腿以至雙足,是連接上下軀干的樞紐。腰一動.就會帶動全身,而身體各部位用力,往往也要借助腰的力量。腰的部位又是內臟多的地方,腸、肝、脾、腎,上至胃,下至膀胱及生殖系統,大體都在這個范圍。所以腰的伸縮轉動,必然帶動這些內臟蠕動與相互按摩。如果再配合呼吸鼓蕩效果更佳。腰部又是脈絡聚集之地,前有種闕穴,是下丹田、氣海所在.后有命門穴,是后丹口所在;下有長強穴,到會陰,都是任督二脈必經之處。腰的周圍則是帶脈,連接兩腎。這三條主脈都與腰有密切關系。從腰所處的位置,就可以看出腰在強身健體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從競技來講,在較技中無論進退起落,閃轉騰挪,還是穩定重心。都離不開腰的靈活旋轉與松沉,身體的任何轉動。實際都主要是腰的轉動??梢?ldquo;腰”這個部位至關重要,舉足輕重。所以學練太極拳定要練腰,推手較技一定要充分發揮腰的作用,牢牢把握住這個關鍵部位。練好了腰,可以說太極拳的要領就掌握了半。
怎么去練腰呢?那就是在基本功的練習中練腰。
每次打拳一定要先充分活動腰,方法多種多樣,例如甩腰(前后)、涮腰(左右)、下腰(上下)、振腰、控腰等等,壓腿、轉臂、轉頸時,也可以結合活動腰??傊蜒毣?,能夠運轉自如,而不是像塊板子.或人們常說的插著棍子那樣僵硬死板。
在走架或推手時,總的原則是任何部位做任何動作都必須在腰的主導帶動下運行,用腰帶動臂腿,以臂腿帶動手腳,節節貫穿。車軸不轉動,車輪怎會轉動’腰是中心,是主宰,身隨腰轉,無論擁、捋、擠、按,感覺都是腰在涌動。臂與腿有三不動一是不妄動,即不在要領之外.隨意增加或減少動作二是不亂動,即不離開要領,動作要合乎規矩三是不自動,即不要脫離腥而自行奠事。當然臂腱也不是完全被動的,在隨腰轉動同時,它自己也在不停地運轉。這就如同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公轉),自己也在轉動(自轉)一樣。
腰怎樣轉動?首先腰必須放松,松腰落胯,不僵不滯,身法才能靈活,下盤才能穩定,氣血才能通暢。腰如果緊張、僵直,不但轉動不靈,而且阻斷了身體上下脈絡通道,造成脈絡不通,氣血不暢。其次,腰是在立體垂直的狀態下轉動的,即要“立身中正”,從頭頂百會至尾閭,保持垂直,“上下一條線”,而不能前俯后仰,左斜右傾,要“身如立碑”。腰一轉動,上至頭,下至腳,都按同一方向一齊轉動,“一動無有不動”,全身協調一致,成為一個整體,如同建筑用的吊車樣,而不能“你向東,我向西”,“各自為戰“互相脫節。第三,腰的轉動形式大體有三 是提落,即上提下落,如起勢、收勢、獨立步、蹬腳等,身體上下起伏都要在腰的帶動下進行。要領是上提時膝蓋不能挺直,要保持定的弓狀彎屈下落時,臀部不超過膝蓋。常見的毛病是提起時,兩腿過直,二是提落全憑兩腿屆伸,而不用腰。第二種形式是旋轉,即左旋右轉,左顧右盼。打拳時幾乎每個動作都離不開腰的旋轉。要領是左右旋轉都不要超過45度,無過不及。常見的毛病一是旋轉過度,甚至成了90度,完全處于背勢。如做倒卷肱時,手臂拉到身后:二是旋轉時腰背歪扭,失去中正,第三種是位移,即前后移動,如前弓后坐。要領是前弓膝蓋不超過腳尖,后坐臀部不超過腳跟,用腰帶胯水平移動。常見的毛病一是前后移動過分,特別是膝蓋超過腳尖,造成失重.二是不能保持水平,往往直起腿來,造成不應有的起伏、三是胯不隨睡移動,前穆時,俯身突臀,后坐時仰身挺腹,立身也失去中正。這三種形式在實際運轉時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互相配臺,協同完成的?;镜男螒B是旋轉。如前弓后坐并不是前后直來直往,而是在左右旋轉中前后移動,提落也是在腰旋轉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