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在炒菜做飯的時候,都要用到食用油,食用油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味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食用油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下面就讓顧中一專家來講講食用油有哪些安全隱患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食用油的安全“隱患”
現在有很多的食用油都有一些會脫色的隱患,這樣的油吃進人體里,會給我們帶來比較嚴重的傷害。
植物油中的添加劑只有一種,就是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能使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鏈免受自由基攻擊引發過氧化鏈式反應,即不會因變質而發出油臭味。
其實在生產植物油的時候,抗氧化劑也不是一定要添加的,可以用別的方法來保鮮。
對食用油安全隱患的擔心并非是杞人憂天。
脫色過度
正常工藝程序之下生產出來的植物油亦可能有隱患。
植物油精煉的過程一般包括脫膠、脫酸、脫色、脫臭和脫蠟,以過濾有害物質,消除不良氣味,提高油的品質。在油脂脫臭的環節中,高溫和真空的環境消除了一些有害物質,同時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聚合甘油酯等反式酸,也流失了一部分天然生育酚(維生素E)、磷脂等有益物質。
很多的食用油中都有一些活性白土的成分,這樣會讓食用油的顏色變淡,其實沒有必要這么做。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顧中一
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據介紹,活性土主要以東部沿海地區的膨潤土為原料,活性白土本身有吸附重金屬離子的作用,但是如果工序不當,在進行脫色時,其吸附的重金屬離子就有可能溶解在油脂里。
違規用香精
除此之外,國家糧油儲備局無錫科學研究設計院的王嵐透露,有些不法企業還會違規添加香精。
香精,也稱增香劑或者香料,在化妝品、卷煙制造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香精中苯乙醛、苯乙二甲縮醛等物質對人體肝臟造成很大負擔,也會破壞像維生素這樣的營養物質。
標準有缺陷
國家糧食儲備局無錫科學研究設計院的王嵐還指出,2008年頒布的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與歐盟和日本同類標準相比,有著不完善之處。
部分食用油脂添加劑無質量標準和測定方法標準,使用者只能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盲目使用。
目前GB2760已公布允許食用油脂中添加的添加劑共有35個種類,只有15個具有國家或者行業標準,僅占42%。
歐盟規定動植物油脂中不得含有著色劑,GB2760標準則既沒有說能用,也沒說不能用。
在“大使用量”這一欄目下,有5種應用于氫化植物油和人工油脂制品的添加劑注明“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分別是生育酚、姜黃素、磷脂、山梨糖醇和辛癸酸甘油酸脂。這樣在生產加工食用油的具體操作過程中,企業只能各自奉行他們自己心中的標準。
食用油脂分為天然和人工的兩大類,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的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天然植物油。為了解決保質期過短的問題,天然油經過人工改性比如氫化、硬化跟合成,加工成為植脂末、起酥油、人造奶油、調味油和人工黃油等油類,這一過程中會用到防腐劑、乳化劑等添加劑。
這五種添加劑都是天然活性的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劑,生育酚、姜黃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生育酚也就是維生素E,適量添加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磷脂可以作為乳化劑,山梨糖醇可以防腐,辛癸酸甘油酸脂是一種特殊的食用營養脂類。這些物質適量添加的話都有它的功效,一旦過量則會影響人體激素水平的平衡和肝、腎的正常運轉。
這幾種添加劑放在氫化油中可以增加食品的穩定性,解決了長時間難以保存的問題,像面包、炸魚、薄脆餅干、烘焙食品和冰激凌里面都有氫 化油。氫化油和人工油脂制品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會升高血液的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規定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國內沒有相關規定,但是已經引起了老百姓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