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總是會像我們發出不同的信號,比如說身體的某個部位不適了,就可能說明我們身體出了毛病,那么我們的手上能發出什么樣的信號呢。下面讓高振宗專家來講講我們手上發出的腦血管病的信號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我們都知道中醫給病患看病,都是從手看起,我們的手上的確能反應出我們身體里的問題。
手涼多吃生姜大棗
入冬后,很多人會出現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的情況,女性更為多見。有時還伴隨著倦怠乏力、腰膝酸軟、腸胃不適等癥狀。這可能是脾肺虛、氣血弱、三焦經絡不通暢的表現。
中醫認為,脾乃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運化失常,導致身體末梢血液循環不暢,抗寒能力差。要改善這種癥狀,平時應多吃些性質溫熱、具有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豬肚、紅棗、桂圓、糯米等。推薦一款生姜大棗湯,具有滋脾生津、益氣和中的功效,對改善手腳冰涼很有效。此外,要加強鍛煉,避免久坐或久站;睡前用熱水泡腳等。
手熱吃些黑芝麻和梨
有的人常常失眠而且常做夢,平時容易焦躁,他們的手心還常常很熱,這種情況就很可能是與血虛、陰虛有關的病了。
陰虛導致的手心發熱多見于腎陰不足,可以多吃些滋陰的食物,如梨、黑芝麻等,忌食溫燥的水果、調味品,如荔枝、榴蓮、桂圓、花椒、肉桂等,也要少吃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此外,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血虛導致的手心發熱,典型的表現是夏天手心熱、冬天手腳涼,這類患者應注意補養氣血。食積導致的手心發熱多見于兒童,在治療上應以健脾消積為主。
手黏可能陰虛火旺
有的人手心腳心容易出汗,甚至一天到晚手心腳心都黏黏的,有時還伴有全身煩熱、咽干口燥等癥狀。
這可能是心腎陰虛火旺的表現。在治療上,要滋腎陰、養心陰,同樣要多吃能滋陰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此外,可以用米醋加溫水泡手泡腳,對改善此癥狀很有療效。
手干提示氣血不暢
很的人一到秋冬天,手上就會起皮,我們的皮膚保養不夠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氣血不暢的現象。
手腳干裂患者在日常飲食上,忌食生冷食物,要注意補氣養血,如食用桂圓紅棗粥、當歸湯等。此外,要注意皮膚護理,不要太頻繁洗手、過度用肥皂,洗手后要及時涂抹護手霜。
手抖原因多
手抖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極度疲勞的情況下會出現手抖,一旦這些因素消除,手抖也會隨之消失。而有些人會經常性手抖,吃飯、寫字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手抖可能和甲狀腺疾病、帕金森綜合征、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病變等有關,不可大意,應及時求醫、對癥治療。
手麻警惕腦血管疾病
腦動脈硬化會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并出現中樞功能障礙,可能引起手麻。手足麻木還有可能由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引起。頸椎病同樣可以引起手足麻木。此外,還有一部分老人由于缺乏B族維生素,會引起末梢神經炎而造成手足麻木。
本期嘉賓介紹
高振宗
男,1947年出生于中醫世家。他的父親高桂林為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弟子,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擅長治療脾胃、肝病。在1954年成立的北京市中醫學會門診部(后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工作,曾為中央領導同志作保健醫生。
1985年高振宗在廠橋醫院(后合并為護國寺中醫院),主管以老年病為主的病房,患者多為中風患者。由于他在插隊期間向山西稷山醫院的焦順發醫生學習過頭針,治好了大量中風甚至是植物人的患者。
1986年正月初三,新街口百貨商場女職工金某被垃圾車勾倒,頭部受傷,陸軍總醫院診斷為植物人,氣管被切開,半個頭蓋骨被去掉。“五一”前找到高振宗所在的醫院,高振宗用中西醫整體治療后一個月解決了患者的呼吸問題,兩個月能夠自主吞咽,三個月神志逐步清醒,四個月恢復神志,到當年12月底,已經可以步行出院,至今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