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時候有很多需要學習、掌握的要領,各個動作都是不一樣的。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24式太極拳的第七式左攬雀尾動作分析,以及其動作要點詳細的解釋。
24式太極拳左攬雀尾動作
(1)身體繼續向右轉,左手自然下落逐漸翻掌經腹前劃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轉向下,收至右胸前,兩手相對成抱球狀;同時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腳收到右腳內側,腳尖點地;眼看右手。
(2)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上體繼續向左轉,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側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與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要點:掤出時,兩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須協調一致。攬雀尾弓步時,兩腳跟橫向距離上超過10厘米。
(3)身體微向左轉,左手隨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經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兩手下捋,即上體向右轉,兩手經腹前向右后上方劃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與肩齊,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時身體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要點:下捋時,上體不可前傾,臀部不要凸出。兩臂下捋須隨腰旋轉,仍走弧線。左腳全掌著地。
(4)上體微向左轉,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側(相距約5厘米),上體繼續向左轉,雙手同時向前慢慢擠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圓;同時身體重心逐漸前移變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要點:向前擠時,上體要正直。擠的動作要與松腰、弓腿相一致。
(5)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經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與左手齊,手心向下 ,兩手左右分開,寬與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體慢慢后坐,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翹起;同時兩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6)上式不停,身體重心慢慢前移,同時兩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要點:向前按時,兩手須走曲線,腕部高與肩平,兩肘微屈。
24式太極拳練習要點
1.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大限度的放松狀態。
2.圓活連貫
“心靜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即所謂的“節節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帶手。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3.虛實分明
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是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定的現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定,就根本談不上什么“邁步如貓行”了。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動作主要內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總之虛實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4.呼吸自然
太極拳聯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采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宜采用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