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練習太極拳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首先要練習它的一些基本功。下面,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太極拳的幾個基本功動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跟著小編一起往下了解一下哦!
棚勁 :
由于身肢放長產生一種彈性,猶如弓張,為了背的彈力所拉長而產生彈性一樣,形成一種貫勁,呼為棚勁。凡是以意貫注于肢體任何部分,旋轉地、向前引伸地《順纏絲》都是棚的作用。
在推手中,棚是以右(左)手棚住對方,雙按粘著點做軸心運動的旋轉,隨著主宰于腰脊的軸心旋轉來取纏絲、螺旋式的劃了弧似走化,并和拿對方的掌而引進。同時以左(右)手尺骨處軽捋對方右(左)上臂而引進。采捋的合一旨在使對方立身不穩,身漸后退。同時收胯、轉腰、塌襠,后足漸變為實,前足漸變為虛,形成塌腰外輾之勢。
捋勁 :
捋勁是在身肢放長的條件產生的,當身肢運向內或向左,并做逆纏絲的螺旋時,即產生捋勁。由于螺旋關系,擴大了接觸面,因而增大了麼擦作用。凡是以意貫注于肢體任何部分旋轉地、向后或左或右的走化著,都是捋的作用。捋勁是棚勁的反面.在棚手中,當對方按經我捋化而不得勁后,即變成擠再繼續進攻時我乃化弧捋回,引之近己身的左方或右方,而使他之落空。捋之引近己身,乃露落而誘彼深入,但手欲棚住,并須注意捋時自己的手臂勿貼己身,肘不沾肋,肘尖勿使移向身后,以免被逼不能出勁還擊。
捋時要適時、注意后腿、轉腰,松垮、胯要下塌外輾。
擠勁 :
棚捋為四正的 主勁,擠按為棚捋的助勁。屆時棚勁引靠性不夠,為了避免扁病,采用雙手交叉來加強棚勁。將雙臂合成如環形,在力學上名為合力,這樣就可以左右逢源、虛實互變的發勁。呼為擠勁,在推手中,當我雙按為對方棚化捋引后已不得勢時,即變前手(被棚被捋的手為前手)為屈肘,掌心斜向外下成平園(手與肘平)前擠或立園(手在上 肘在下)前擠,后手貼于前手肘節之下,掌心向外,以助前手之勢(后手手掌斜向前上)作為防止對方按手拿或捋或變為按,逐漸迫使對方立身不穩,身前靠,前足為實。
按勁 :
按是以掌中心作為軸心,用掌的四周旋轉,壓迫的找尋對方的空虛,力爭上游,位在人手之上,這樣不但用處多范圍廣,且天地盤大,易轉為四正的其它三勁,也易轉為四偶的采挒倆勁。
在推手中,按是為我雙掌按住對方的一臂,并轉換虛實,于雙按之中一手控制腕節,一手控制肘節,使對方不易活便還擊,手中輕沉兼備,不任其兩掌在這換虛實,掌心周圍旋掛于對方手臂上,也就是不斷的移動力點,作無數前按的表象。逐漸按對方立身不穩,我漸前坐,前足為實。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總之,棚捋兩勁為走化勁的手法,襠勁要下去,襠要外輾,坐實后腿,在腰胯變換時,同樣須使肩胯垂直,兩乳與兩肚角成一垂直,勿使身體前俯后仰、歪斜。始終保持立身中正。自己的手臂要輕靈柔軟,但不可以失去棚勁,以免失去松開我勁勿使屈之勢。所以,肘萬不可貼住己身,要留有旋轉走化的余地。
腋下始終保留有空隙,約可容一拳。同時肘尖不可移向身后,以免被逼不能發勁還擊。擠按兩勁為進攻的手法:坐實前腿,出手不易太過足尖,肘節下墜,始終屈而不直,在任何角度上力求肩與胯成垂直,兩乳與兩肚角成垂直,不使身體俯傾歪斜,要保持立身中正,上下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