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發生誰都不能預料,其原因也有很多種,患有直腸癌身體都會有哪些表現?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預防直腸癌呢?在本期的健康早班視頻節目中,我們請來了北京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羅成華教授,請他為我們講解直腸癌的癥狀與如何預防直腸癌!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羅成華,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國際、國內知名肛腸外科及腫瘤外科專家。
曾在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普通外科工作20余年,并擔任全軍大腸肛門外科學專業組副組長。現任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結直腸肛門外科(普通外科三科)主任,2005年1月-2006年3月曾在美國克里夫蘭基金會佛羅里達醫院(CCF)結直腸外科進修,師從Steven D Wexner及Douglas Wong教授。回國后在國內率先開展多項肛腸外科新技術,使本科室在腹膜后腫瘤與肛腸領域居國際先進水平,組織多次學術會議及結直腸肛門領域培訓項目,獲得軍隊及地方多項研究基金。
發表論文70余篇,主編專著5部,編寫專著10余部,獲全軍醫療成果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現兼任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ASCRS)院士,國際肛腸外科理事會(ICCP)成員,中國肛腸診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高教肛腸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中醫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委,科技部創新基金評審專家,《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編委,《解放軍醫學雜志》編委,《中西醫結合結直腸外科學雜志》編委,《中華外科雜志》特約審稿專家等職。
擅長處理結直腸肛門外科復雜、疑難病例,尤其擅長:
1、巨大、復發腹膜后腫瘤及盆腔腫瘤的外科手術治療;
2、巨大直腸癌、肛管癌治療,巨大盆腔及會陰部缺損重建;
3、超低位保留肛門技術,尤其擅長肛門重建技術;
4、復雜直腸尿道瘺(直腸陰道瘺)修補;
5、各種復雜腸瘺的處理;
6、大腸癌F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遺傳性大腸癌家族風險咨詢;
7、頑固性便秘的治療;
8、直腸脫垂、盆底疝微創治療;
9、嚴重排便失禁的外科治療;
10、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的外科治療。
11、LigaSure痔切除術等。
直腸癌的癥狀
一、癥狀:
1、早期直腸癌大多數無癥狀
2、進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現腹痛、大便帶血、大便變細及腹瀉等癥狀。
1)直腸癌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出現便血癥狀。少量出血是肉眼不易發現,但用顯微鏡檢查糞便時可以發現大量紅細胞,所謂的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出血量多時可以出現大便帶血,血色鮮紅或暗紅。當癌腫表面破潰、形成潰瘍,腫瘤組織壞死感染,可出現膿血、粘液血便。
2)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盡感、肛門下墜感,有時出現腹瀉。
3)當直腸腫瘤導致腸腔狹窄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腸梗阻癥狀(腹痛、腹脹、排便困難),排便前腹痛、腸鳴,排便后癥狀減輕。大便可變細、帶溝槽。
4)腫瘤侵犯膀胱、尿道時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腫瘤侵犯陰道時可出現直腸陰道瘺,陰道流出糞液;腫瘤侵犯骶骨及神經時可出現骶尾部及會陰部劇烈疼痛;腫瘤侵犯壓迫輸尿管時可出現腰部脹痛;腫瘤還可壓迫髂外血管出現下肢水腫。上述癥狀均提示腫瘤屬較晚期。
5)腫瘤遠處轉移(肝臟、肺等)時,相應臟器可出現癥狀。如轉移至肺時可出現干咳、胸痛等。
6)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乏力、體重下降等癥狀。
對有上述癥狀的患者(腹痛、大便帶血、大便變細及腹瀉等癥狀)建議到正規醫院肛腸門診就診,不要將上述癥狀歸結為痔瘡,行直腸指診可以發現約70%的直腸癌。很多患者因為將直腸癌當成痔瘡而延誤了治療。
二、診斷標準:
(1)排便習慣及性質改變
(2)直腸指檢和直腸鏡檢知名發現在直腸內質硬不規則之包塊取組織深入病檢可證實
(1) 積極防治直腸息肉、肛瘺、肛裂、潰瘍性大腸炎及慢性腸道炎癥的刺激;對多發性息肉、乳頭狀息肉,一旦診斷明確應早期手術切除,以減少癌變的機會。
(2) 飲食宜多樣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經常吃些含有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可能對預防癌癥有重要作用。
(3)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4) 高度重視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隨時注意自我檢查提高警惕性。發現“警戒信號”后,及時進行診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提高直腸癌的生存率。
預防癌癥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堿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癥的有效途徑。
A)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癥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 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堿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癥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癥。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各種癌癥疾病遠離自己。
F)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