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為我們的身體不斷的輸送著營養物質,用以維持我們的生存,要是一旦心臟出了問題,那真的會隨時失去生命的危險。那么心臟該如何保養呢?帶著這個話題,我們請到了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馬長生教授來和我們聊這個話題!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馬長生
在職信息:安貞醫院
所屬科室:心臟內科
職稱信息:主任醫師 教授
職務經歷
1、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2、中國醫師協會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干事
3、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心律分會侯任主任委員
4、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常務委員
5、Europace,JICE等國內外30余種學術期刊的編委,其中7種雜志的副主編。
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和推廣普及,為我國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之一。
為推動我國早期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的主要專家之一,應邀到國內300余家醫院進行指導,在國內早開展經導管射頻消融房顫,并帶動全國房顫導管消融的發展,使之與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同步。
作為術者或指導完成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經皮冠狀動脈支架術、經皮二尖瓣球囊成形術等共計近萬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
1992年以來為全國培養了大批心血管介入治療專業人才,為我國介入心臟病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癥、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于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于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于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癥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冠心病、心臟病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