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然而身體的狀況也越來越差,一方面是不注重運動,二是因為飲食有問題,腦血管疾病就是現在的常見疾病,那么這種病該如何治療呢?本期健康早班車就請來了焦力群同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治療腦血管疾病!
如何治療腦血管病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對腦血管病治療有較好療效,不但在腦血管病的恢復期可以普遍應用,對部分病例還可早期治療?,F將較常用的體針和頭針療法介紹如下。
⑴體針的常用穴位
頭面部:百會、上星、印堂、迎香、太陽、下關、地倉、人中、翳風、風池等穴。
上肢:曲池、手三里、外關、內關、合谷、少澤、后溪等穴。
下肢:環跳、秩邊、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陰交、昆侖、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過多,可輪流使用。一般選用1~2個主穴,再選若干配穴。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療程,并可用電針。
⑵頭針
是治療腦血管病偏癱的一種特殊針刺療法。主要是根據神經解剖大腦皮層功能的理論,運用針刺療法,在頭皮上劃出皮層功能相應的刺激區,在這些刺激區進行針刺,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治療腦血管病引起的癱瘓、麻木、失語等癥。腦梗塞病人以早期治療為佳;腦出血病人一般待病情穩定后開始。
取穴:對側運動區為主;感覺障礙取對側感覺區;運動性失語取對側面運區;感覺性失語取對側語言三區;命名性失語取對側語言二區。
方法:根據上述原則選好刺激區位置,用快速進針,達到頭皮下或肌層,斜向捻轉至要求的區域長度,進行快速持續捻針,每分鐘要求捻轉200次以上,一般2~3分鐘即達到適應刺激量和刺激強度,患者相應的肢體有熱、麻、脹、抽、出汗等感覺,休息5分鐘,再捻轉2~3分鐘,再休息5~10分鐘起針。每日1次,一般10~15天為1療程,中間可休息一周左右,再作第2 療程。
注意事項:針刺部位要選擇準確,針刺前應用75%酒精棉球嚴格消毒。針刺入后局部劇痛可捻轉2分鐘,若仍劇痛難忍,可將針退至皮下,適當地調整一下進針方向,可避免疼痛。起針時用干棉球壓迫針孔1~2分鐘,以防出血。如病人暈針,立即起針,應給予適當處理。
食療
治療原則:
⑴限制脂肪攝入量。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動物脂肪,使P/S比值達到1.8以上,以減少肝臟合成內源性膽固醇。烹調時不用動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內為宜。要限制食物的膽固醇,每日每人應在300毫克以內,也就是說,每周可吃3個蛋黃。
⑵控制總熱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總脂肪的攝入,血脂是會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體重也會下降,好能夠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這樣對全身各內臟的生理功能有益。
食物選擇:
⑴要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糧,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蔥、大蒜、香菇、木耳、海帶、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破綍r宜吃清淡、細軟、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燉、熬、清炒、氽、熘、溫拌等烹調方法,不適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腦血管病注意口腔衛生
由于腦血管病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口腔內存在定的微生物,再加上患者的唾液腺分泌減少,唾液鉆稠,容易發生日腔細菌和霉菌感染,因此必須加強口口腔衛生,以利于預防呼吸道感染、腮腺炎、口腔炎等并發癥。
腦血管病患者口腔衛生護理方法:每天早晚各做1次口腔清潔,可用冷開水,生理鹽水、3%過氧化氫或復方硼酸溶液棉簽作口腔擦洗。注意口腔內癱瘓側頰部黏膜的清潔,以免食物殘渣留于癱瘓側而發生口腔感染;口腔黏膜有破潰時,可用龍膽紫涂抹;口唇干裂可涂唇膏或防裂油;有霉菌生長者,可于清潔后涂上制霉菌素甘油合劑或制霉菌素麻油。此藥可自己制作.將2-3片制霖菌素片壓成粉狀,拌在甘油或麻油中即成。
本期嘉賓介紹
焦力群
焦力群,男,副主任醫師,擅長腦血管病專業。主要進行腦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療,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頸動脈支架、顱內動脈支架、顱內外動脈搭橋手術等。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目前以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和基礎工作為主,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曾參加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等研究工作,獲多項科技獎勵。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腦血管病患者飲食
腦血管病包括腦溢血、腦血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病,屬于中醫“中風”范疇,可以藥膳作為輔助治療。天麻燉豬腦、北芪南蛇肉、羊肚羹、栗子桂圓粥、地龍茶,都是效果顯著的藥膳方,腦血管患者宜選擇食用。
⒈天麻燉豬腦
功效:祛風止痛,滋養通脈,適用于動脈硬化及腦血管意外所引起的半身不遂。
配料:天麻10克,豬腦1個,食鹽適量。
制作:天麻浸軟切片,同豬腦加水共煮1小時,然后加食鹽調味即可。
用法:肉、湯、藥全部吃下。
⒉北芪南蛇肉
功效:益氣通絡,適用于氣虛血瘀、脈絡閉阻、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語言不利、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癥。
配料:黃芪60克,南蛇肉200克,生姜3片。
制作:將蛇肉洗凈,與黃芪、生姜一起燉湯,加油、鹽調味即可。
用法:吃肉喝湯。
⒊羊肚羹
功效:適用于中風患者服用。
配料:羊肚1個,大米300克,豆豉75克,川蕉30粒,蔥白、姜適量。
制作:羊肚洗凈,其余5味拌勻,放入羊肚內,置鍋中,加適量水蒸至熟爛即可。
用法:空腹服用。
⒋栗子桂圓粥
功效:補腎,強筋,通脈,可輔治中風后遺癥。
配料:栗子10個(去殼用肉),桂圓肉15克,大米50克,白糖少許。
制作:把栗子切成碎塊,與米共煮成粥,快熟時放入桂圓肉,食用前加白糖少許。
用法:可做早餐,也可隨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