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頸椎病是白領們的職業病因為白領們會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很長時間,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白領得頸椎病的幾率。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頸椎病?一起看看專家的方法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田紀鈞,主題是頸椎病全方位透析,主要頸椎病的全面分析、預防頸椎病技巧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田紀鈞
田紀鈞,刃針創始人,北京東方傳統醫學門診部教授, 國際華佗中醫學院 (U.S.A)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研究院劉道信骨傷流派傳承人。北京首都知名中醫專家特診部主任、主任醫師,北京特色東方醫藥研究院院長,北京東方特色醫藥培訓學校校長,中國骨傷人才學會、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教育研究會秘書長。他從醫42年、從教19年,積累了豐富的診療、教學經驗,創立現代手法和刃針軟組織微創術,方法獨到、療效卓著,深受患者和學生擁戴。近年,致力研究軟組織損害與人體“亞健康”狀態的關系,以及運用現代手法、刃針軟組織微創術等綜合治療脊椎和四肢的軟組織疾患,是一位在臨床上和學術界都頗有影響和建樹的骨傷科專家。
著有《錯骨縫的診斷與治療》、《刃針療法》等書15部,發表專業論文和科普作品50余篇,錄制《田紀鈞現代手法治療集錦》等多集音像教材,著作頗豐。
專長:擅長非手術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隘癥”、“坐骨神經痛”、“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肱骨外上髁炎”、“關節外傷后遺癥”以及“亞健康”和脊柱相關疾病等。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發病原因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據統計,其發病率隨年齡升高而升高。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中,慢性勞損是首要罪魁禍首,長期的局部肌肉、韌帶、 關節囊的損傷,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腫,發生炎癥改變,在病變的部位逐漸出現炎癥機化,并形成骨質增生,影響局部的神經及血管。
外傷是頸椎病發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傷前人們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病變,使頸椎處于高度危險狀態,外傷直接誘發癥狀發生。不良的姿勢是頸椎損傷的另外一大原因。
長時間低頭工作,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喜歡高枕,長時間操作電腦,劇烈的旋轉頸部或頭部,在行駛的車上睡覺,這些不良的姿勢均會使頸部肌肉處于長期的疲勞狀態,容易發生損傷。
頸椎的發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頸椎病發生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亞洲人種相對于歐美人來說椎管容積更小,更容易發生脊髓受壓,產生癥狀。
在單側椎動脈缺如的患者,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生率幾乎是100%,差別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另外,顱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狹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發育異常,也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頸椎病如何預防
一、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三、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四、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剎車或突然轉頸。
五、要防止酗酒。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使人們易患骨質疏松癥、骨質軟化癥,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六、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地少量服用,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白領如何預防頸椎病
坐車愛瞌睡容易“脖子痛”
“醫生,我近脖子僵硬酸痛,是不是得了頸椎病啊?”在骨科和針灸科門診,醫生經常會遇到這類一開口就推斷自己頸椎有毛病的年輕白領。
這類年輕的精英們工作都很忙,每天進入辦公室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常常伏案埋頭苦干;碰到出差,無論坐車還是坐飛機常常耷拉著腦袋就打起盹來。等到回家才感到肩膀和脖子僵硬酸痛,甚至還犯暈。
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并且以都市白領居多!十個白領族,九個頸椎病”……近些年來,人們對這類新聞已不再陌生,甚至連小學生落枕,家長也懷疑是否提早患上了頸椎病。許多“體貼”的商家也適時推出各種防治頸椎病的產品:鈦項圈、萬能枕、頸椎治療儀……一些江湖游醫則很有“默契”地提供起多種免費診斷,并不時提醒白領們:“不及時治很可能會癱瘓甚至成‘廢人’!”他們引用某項調查,稱“20年來,頸椎病高發年齡已從55歲跌至39歲”,由此得出結論:頸椎病已明顯年輕化!
白領脖子痛頸肌勞損是主因
因為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證明。光憑一些極端的個案就下嚇人的結論,不太妥吧!絕大多數年輕人所謂的脖子痛其實問題出在頸肌和筋膜,而非頸椎,準確地說,應該稱為頸肩肌筋膜炎,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頸椎病!
頸肩肌筋膜炎如今在習慣埋頭苦干、嚴重缺乏鍛煉的年輕白領身上確實比較多見。我們的頸椎被肌肉和韌帶所包圍,在工作中長期保持伏案姿勢的年輕白領或“低頭工作族”,其頸部的肌群容易過度的勞損造成肌肉僵硬,伸縮功能失調,使頸部活動出現障礙,同時還伴有麻、脹、酸、痛或沉重的感覺,但絕大多數并沒有傷到頸椎。專家建議,出現這種癥狀時,可適當休息或用活絡油擦一擦、正規理療按摩一下,并做些適當的運動,及時讓頸肌得到充分的放松。當然,如果積勞成疾,頸肌的嚴重勞損也可能會使頸椎出現病理變化,但這種量變到質變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年輕人中極為少見,一般要到四五十歲以上才會真正出現。
臨床上,年輕人的頸椎病多由外傷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