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的營養和安全如何能兼得
魚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脂肪含量少,尤其是海魚含有豐富的n-3脂肪酸。但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受污染都很嚴重,大多數魚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重金屬和化學品檢出,因此讓一般消費者在營養和安全之間做一個選擇很為難。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盟食品安全機構都為食用魚的風險和益處進行了評估研討。2010年1月在意大利召開了全球性的魚類消費風險和益處聯合專家磋商會,審議了近期涉及魚中污染物的風險及魚類消費益處的科學文獻,以及一些魚種的營養素和污染水平的數據,以針對特定益處和風險的重點進行風險-益處評估,還包括評估對敏感人群的影響。評估結果有如下結論:
1、食用魚可提供能量、蛋白質和一系列必需營養素,包括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吃魚是許多地區的文化傳統,是一些人群的食品和必需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2、在普通成年人中,魚特別是油脂魚的消費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的風險。甲基汞引發冠心病的風險缺乏可能的或令人信服的證據。二噁英的潛在致癌風險低于已確定的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益處。
3、在育齡婦女中,考慮了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益處相對甲基汞的風險:在已評估的許多情況下,與不吃魚相比,吃魚可降低其后代神經發育不良的風險。
4、母體二噁英攝入的水平不超過國家標準制定的限制,后代神經發育不良的風險可忽略。
5、在嬰兒、幼兒和青少年中,所獲得的數據不足以推導出吃魚的健康風險和益處的量化框架。然而,早年養成的健康膳食模式(包括吃魚)可影響其成年生活的膳食習慣和健康。因此,吃海魚還是淡水魚,關鍵在于食用量的平衡和你自身的情況。劑量決定毒性也決定營養。對不同人來說,同樣的食品食用后的結果是不同的。對于普通成年人來說,合理吃魚的益處高于風險。但對孕婦來說,特別要控制好吃魚的種類和數量,以免過量食用受污染的魚給下一代帶來風險。
結語:病從口入,吃的是否干凈、飲食是否衛生與我們的健康脫不了關系?。ㄎ恼略d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3,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