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老年知識分子42式太極拳教學體會
集美老年大學42式太極拳班學員平均年齡62歲,年齡大的82歲,學員多為各大中專院校離退休的教授、副教授、政府機關部門領導干部以及中小學教師等。他們大的特點是知識文化層次高、見識廣、對教學有自己的經驗和觀點。針對這一特點,首先要向他們介紹42式太極拳的特點,闡明練太極拳的基礎理論知識,如“手眼手法步,精神氣力功”及“心神意冷”等基本知識,并結合解剖學、心理學、生理學的知識,尤其是從醫學、生理學上闡明練習太極拳的健身、醫療作用,使學員認識到學練太極拳是一種合乎生理規律、輕松柔和的健身運動,能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良好的影響,加強心血管與呼吸功能,能減少體內三血,改善消化與新陳代謝過程,從醫學的觀點上來看它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體操或病人的醫療體操,使學員在思想上認識到太極拳的健身價值,從而產生練太極拳的興趣。
42式太極拳有其獨特的運動特點和風格,只有充分體現出這種風格特點使每一姿勢動作符合要領,才能更好地收到增強體質的功效。中老年知識分子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理解能力強,因此,在教授時除了把太極拳的規范動作教給學員外,還要注重從理論上闡明太極拳的內涵,要求學員在練習太極拳時,不管哪一階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靜”、“體松”兩個基本要領。“心靜”、“體松”是太極拳運動特點所決定的基本的要求。所謂“心靜”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貫注,做到專心打拳。“體松”是指身體各部位保持運動中的自然舒展,排除緊張情緒。人體的動靜關系著精、氣、神的衰旺存亡。只有做到安靜自然,才可以加強內氣的運行,從而祛病延年,動靜結合、適度運動,可以把人的精神、形體、氣息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機體施加整體性的影響,能改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尤其對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機能起到調節作用,建立新的興奮灶,使出現疲勞狀態的大腦皮層得到抑制,推遲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衰退,從而達到健身、強體、長壽的目的。通過這一講解,使學員明白了練拳時做到“心靜”、“體松”的重要性,并自覺地、有效地改進動作,真正做到“心靜”、“體松”。同時還要求學員在練拳時細細體會,掌握要領。由于掌握了正確動作要領,并且懂得了太極拳健身的真話,學員們練拳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周兩次課從不間斷。
中老年知識分子雖然文化水平高,但記憶力、生理機能、體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在教授時需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地講解、示范、回答每位學員提出的問題,直到他們理解、掌握為止。由于受體力的影響,學員們學練太極拳時渾身無力、站立不穩、腰酸腿軟、舉手投足均感困難。但為了要掌握好這一強身健體的:武器”,他們自覺苦練,堅持鍛煉持之以恒,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學員之間互相幫助,熱烈討論,以求掌握太極掌精髓。有的學員課后還登門求教,精神可佳。再加之教學方法針對性強,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學員的歡迎與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