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注重養生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中醫認為,養生也需更加每個人體質哦,不同體質養生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而且弄錯體質還會有不好的影響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醫體質養生。
目錄
3、血瘀體質如何調理 4、陽虛體質4個部位需要保暖
9、不同體質的秋季飲食調理方 10、針灸減肥對哪些體質會比較管用
快速判斷體質的11種方法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雖然差不多,但是總體上我們還是能夠進行一些區分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而且還非常全面的中醫分體質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1 正常體質:膚色潤澤,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紅,脈和緩。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
2 陰寒體質:屬寒(實)體質,平素肢冷無汗,喜暖怕涼,常腹痛腹瀉,關節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長,舌淡苔白,脈緊或沉遲。宜患風濕關節痛,宜感寒邪,怕陰冷潮濕氣候,宜溫陽散寒。應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 陽虛體質:屬虛寒體質。四肢多不溫,怕涼喜暖,神疲,喜吃熱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沉遲而弱。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4 陰虛體質: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澀,眩暈耳鳴,睡眠差,便干燥,舌紅苔少而干,脈細數。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5 陽熱體質:屬實熱類型。面色多紅赤,怕熱喜冷,煩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發高熱,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得病多從熱化,易患瘡瘍,怕熱,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