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筍洗凈后切從中間一剖為二,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條,用加了鹽(少量)的沸水焯燙二分鐘去掉澀味,為了保留鮮嫩口感,要過涼水,然后濾干水分備用。
2、碗豆同法濾干水分備用。
3、鍋內油燒到七成熱,放入蔥末炒出香味,將筍和碗豆放入大火翻炒均勻。
4、將調料放入,加少量清水沒過筍,蓋上鍋蓋中火燜三分鐘,大火收干即可。
4、鮮味筍條
原料:春筍500克,素高湯1碗,干辣椒2只,紹酒1勺,白糖、鹽少許。
做法
1、筍豎割外殼,大約劃至筍肉深,從下到上完整地剝去筍殼,這樣筍就不會斷裂,后面切出來就是完整的條狀。
2、將筍洗凈入開水鍋焯5分鐘,以去筍澀味。
3、撈出筍,過涼水,與素高湯一起下鍋用中火燒開。
4、倒1勺紹酒加干辣椒,用小火煨8分鐘。
5、嘗咸淡,加鹽及白糖合味,再煨片刻裝盤,注意用筷子理順,并把辣椒夾出去。
1、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這類人吃太多竹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為竹筍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難消化,不宜空腹或單吃竹筍,也要細嚼慢咽。
2、肝硬化者也不宜吃竹筍。曾有報道稱有肝硬化的人一次進食較多竹筍,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送醫院急救。
3、患泌尿系結石者不宜常吃竹筍,其中的草酸鹽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從而加重病情。
4、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不宜吃竹筍。專家解釋,竹筍屬于“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這類病人都不宜多吃。
5、發育期的兒童不宜吃竹筍,如果兒童吃太多筍子,容易缺鈣,罹患軟骨病,還會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這是因為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發育期間要特別注意不要多吃。
結語:在了解了竹筍后,是不是感覺竹筍就是自己心目中的食物,竹筍中有多種營養物質,食用能為身體補充需要的營養物質,并且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但是吃竹筍不能過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