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不在于會多少,關鍵在于是否理解、是否掌握了身法和運動規律這兩個核心要領。學拳不看內容學多少,而是要領掌握了沒有。全國各地學生來到這里,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基本功沒有練好。
我們一定要重視基本功的訓練,我們把老架一路前面五個動作學會,守住身法,守住運動規律,后面七十個動作都不是問題,我們不能動作通完了,規律沒有找到,舍本逐末。
我們大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太極拳。要反復指導學員們站樁、纏絲,通過這些總結規律,帶到拳里去。一定要牢記基本功是捷徑。
基本功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精華,非常有代表性的動作。
基本功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簡單;另一個是規律性明顯,容易懂。
我們通過放松功,通過起式等簡單動作,可以更快的掌握身法和運動規律。放松是太極拳的第一要求。丹田是客觀存在,但日常又難以發現。因為生活中沒有去體會它,沒有去尋找它,沒有去練習。
所以,我們一般教學,幫助學員整理拳架,重點到第三個金剛搗碓這十五個動作,就足夠了。幫助大家整理規范,找到運動規律。整理部分太多,往往會造成大家記不清楚,學習的質量不能保障。
下面再講一講站樁時意念的問題。我們站樁時候,練拳的時候,你的意念在哪里呢?站樁時意念在身體里,不能跑出去。意念不是固定的,不能說意守丹田,心不能往外面想,神不能往外面走,要回來,去感受自己的身體。
太極拳運動跟西方運動大的差別在于你的呼吸、意念和動作是緊密配合的。一般運動,走路、跑步等,都是意念和動作分開的。
太極拳要求神形兼備,內外統一,心中有拳,拳中有意。站樁時就是這樣子。意念在要領上面,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意念時刻在感受你的身體,調整你的身體,哪里有問題,意念就去解決哪里的問題。
身體能否放松,身體能否平衡,呼吸能否平靜,心能否靜下來,都需要意念去解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這些做到后,產生氣沉丹田、上虛下實的正確感覺之后,要意念在全身——在整體,不在局部。
再往下,不需要意念,終練到無意,有意無意是真意,正確的是意念在有意無意之間。
剛開始學拳的時候就是在練意念,練習感受,形成自然,形成習慣,達到神明,不需要意念,同時又處處有意念,這就是站樁時意念的運動過程。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1、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活動
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干,但千萬不要吃飽。
有條件的好選擇一個清靜避風的環境,如公園,河邊,樹林等,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準備活動,然后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準備操拳。
太極拳是一項有氧運動,雖然在練習中感覺不到累,但是對身體的消耗量還是很大的,具有減肥的作用。
2、全身協調
身體端正自然,避免挺胸、凹肚、低頭、彎腰、弓背、突臀等現象;始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使下身穩重,上身靈活。上肢以腰為軸心,腰部松沉直豎。
動作時眼神先行,目光要隨著主要的手轉動而前視,停勢時目光經食指前視,延展及遠,眼神要照顧上下兩旁;頸項要隨目光轉動,松豎而不僵硬;呼吸要自然,口唇自然合閉,下顎微收,用鼻子呼吸,逐漸運用腹式呼吸。
肩要松沉,肘要松垂,腕要靈活有力,指要舒展,手臂在運動時要旋腕轉膀。兩腿要分清虛實,胯根松開,膝關節始終保持微屈,動步出腿。
結語:綜上所訴,太極拳基本功非常重要,是提升太極境界的捷徑。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符合人體運動規律,太極拳是現代人養生的佳運動,修煉太極拳的同時,還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