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太極拳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意識引導”下完成的。人體在精神高度集中,排除各種雜念,使心境到達一種愉悅的純凈心態,有利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得到佳調節。要求做到內外兼顧,身心同步。
2、趣味濃厚,陶冶性情
太極拳動作在設計上,行拳走的要求是圓形的或者弧形的路線。雙腿動作要一虛一實,不斷地虛實交替變化;呼吸也應該進行有規律的調息動作。
太極拳動作要求做到柔和、輕靈、貫串,動作要“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從而使太極拳動作變化層出不窮,充滿趣味。濃厚的鍛煉樂趣,提高了鍛煉情緒,促進身心健康,這是太極拳很突出的優點。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太極拳崇文尚武,是很注重練習者的綜合素質發展的。
太極拳一面講究靈敏,使人提高敏感度,一面又講究沉穩安靜,使人消除浮躁。通過太極拳鍛煉,性急者,可以改除性急習慣;性慢者,可以培養平穩漸進品格,不至于拖延。潛移默化中陶養性情,在理論上和實際上也都有肯定效果。
3、全神貫注,健腦養神
打太極拳要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移;動作連貫、圓活、穩健、協調;動中取靜,靜中有動。這些要領,十分有利于大腦興奮、抑制功能的調整。
太極拳行拳時要求做到“用意不重在用力”,這是太極拳重要的特點之一。練拳時,應當多以“意識”、“意念”去帶動動作,以意識引導動作,而不是靠多用“力氣”(拙力)去求得鍛煉效果。
4、動作柔和、緩慢、輕松自然,利于軀體和心理調整
太極拳是一種“柔性武術”,其動作始終是以柔勁為主。“柔、緩、松”是太極拳的基本要點。
5、太極拳動作和諧、連貫,圓轉曲折,自然流暢,引人入勝,有益于調整心理與情緒
動作和諧使全身各部分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能得到鍛煉機會;在動作過程中,通過腹部呼吸動作,充分促進人體內臟的活動與代謝。
太極拳諺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要使太極拳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就必須形質并練、內外兼修,才能強化體質,增益身心,維持生命常春。原因在于太極拳運動的呼吸方法,是實行逆式腹呼吸。
逆式腹呼吸,在吸氣時要收縮小腹,以意識導引將宇宙中的真氣,經由全身的毛細吸入丹田,再與體內原真之氣匯聚,斂入脊骨布達于周身肢體末梢,同時促使臟腑間橫膈膜大幅上升。
平常人的橫膈膜上升幅度約為一至二公分,而練太極拳用逆式腹呼吸時,吸氣縮腹可上升到四至五公分。呼氣時由于小腹還原,真氣返回丹田而隨之下降。所以長期練習太極拳,不僅健脾強胃,還能補氣益血。
正以為此,青少年習練太極拳,身心發育良好不說,更能開發智力。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能起到減少疾病、減緩衰老的作用。
拳者指架式爾功者,內丹氣功也。架式為形,丹氣為質。凡屬宇宙間之事物,必須形質俱備而相符,才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所以練太極拳者,必練太極丹功,這樣才能發揮健身益壽之功能,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否則,必定“到老一場空”。
結語:綜上所述,相信您已經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了。張三豐太極拳是傳統的武術,孩子練習太極拳不僅有助于智力的發展,對身體的成長也有很大的益處,練習太極拳可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