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按動作要領,反復修煉,以形體引導,促關節經穴開啟,達內氣流注,使呼吸與動作自然結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勢呼吸”(這時,意、氣與勁、形還不夠協調統一)。
本階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動作。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記“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三、拳勢呼吸階段
“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發、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
本階段,動作已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動作規范,已由“以外導內”,達“以內引外”的拳法要求。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御氣”,“以氣運身”,“重意不重形”。
這時,意識已是主導整體動作各要素的主帥,在意識支配導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動作,動作導引呼吸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氣到,“氣到勁隨”、“內外相合”,與神、意、氣、勁、形相統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勢呼吸。
呼吸要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短暫過渡。
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地自然換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
呼吸的基本規律
動作時肢體上舉,后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 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在發明勁時,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力于丹田;發力時,借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
本階段,以拳勢呼吸為主,自然呼吸為輔(起調節作用)。太極拳不是按呼吸規律編排的,呼吸與套路結構不可能處處相配合。練拳時,絕不能因動作而限制呼吸。應銘記“氣以直養而無害”。
太極拳呼吸常見問題
1、憋氣
練習者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動作要求的規格、運動路線及造型上,就容易出現憋氣的狀態,憋氣的弊端在于肺部氣體不能很好的交換,影響血液中血紅蛋白細胞含氧量,氣血停滯,運轉不靈,導致全身動作受到影響。
2、僵直
太極拳全身松柔,不使有分毫拙勁,僵直是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初學者一般會刻意的注重動作的姿態,導致動作發僵,尤其是上肢,這樣難以演練出形如流水的拳法特點。
3、散亂
這是所有太極拳練習者都容易犯的錯誤,太極拳動作有開有合,有起有落,開手時胸廓開張,如不能及時吸氣配合,將影響動作的舒展及手腳擱置,動作規范受損。
4、短促
在練習太極拳時易犯胸式呼吸的錯誤。氣不能下沉,而游離于胸,太極拳的動作需要平緩地完成,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正是這一特定的運動形式所必須的,短促的胸式呼吸易造成動作的瀉勁與松弛,難以達到一氣呵成的技術要求。
結語:綜上所述,相信您已經學會了太極拳的自然呼吸,對自然呼吸的好處也有所了解。太極拳是一項養生運動,其一招一式都在助人們養生,太極拳的呼吸對身體的好處更是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