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逆氣
就是運動時肩向上挑,肘上架,不知道送肩的辦法。
(4)滯氣
就是在運動時中氣堵塞,使周身之氣不能流通,久之有停止之患。不同于逆氣的是―逆氣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氣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叢生。
(5)濁氣
就是運動時上重下輕,外散內空,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氣,使一切濁氣上涌,練久人就生病。
五種清氣
(1)先天自然之氣
就是由母體降生時帶來的氣。
(2)乾坤正氣
就是陰陽之氣,也是剛柔之氣。
(3)太和之氣
就是丹田之氣,就是心肝脾肺腎五氣團聚的地方,也叫五氣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輕重必先看元氣存在的道理。
(4)浩然之氣
就是運動純清無濁,練一趟拳,氣不發喘,面不改色,談笑自若,在作戰時能以沉著應戰,養我浩然之氣。
(5)混元一氣
就是功夫練成時,把全身之氣團聚不散,混元一氣,如鐵石之堅,攻之而不敗,破之而不散。
太極拳的三個呼吸階段
一、自然呼吸階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學或習拳兩三年者均應采取此種呼吸方法。修煉太極拳時,按自己平時的習慣,自然呼吸,不必受動作約束。動作時,當吸則吸,當呼則呼,一切通暢自然。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 “重形不重意”,“練形不煉氣”。如過早的關注呼吸配合動作,易出現憋氣,對健康和學動作不利。本階段,應著重用心把握好動作規格,把動作學準確,將功架學扎實,打好形體基礎,這是學好拳的關鍵一步。
在這一階段的學習當中,主要已正常呼吸為主,注意呼吸的均勻。
二、意識介入呼吸階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習拳的基礎上,意識適當介入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本階段,拳架應比較熟練,打拳完整協調,連貫圓活,和諧流暢不“斷勁”。
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以意導體”,“以體導氣”,“開關利氣”。形成“先外后內”,“以外導內”之拳勢。
這時,意識能夠主導整體動作的部分要素,大腦皮層可以兼顧呼吸運動,在意識的引導下,對一些簡單和開合明顯的動作以呼吸配合。
這個時候的呼吸,就是需要運用意識的支配,使呼吸和動作基本協調。
呼吸時,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動作開始時吸氣,動作完成時呼氣,即“開吸合呼”。并在套路中逐步增加呼吸配合動作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