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氣要順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醫對氣的描述有“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
另外中醫藏象學中稱臟腑之氣為心氣、肺氣、脾氣、腎氣、胃氣等,專門指代各臟腑的功能活動。
人體內的氣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等。明白了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及功能,對我們理解練氣健身是有幫助的。
因此,我們練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都要放松練,用意而不用拙力;并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串而氣遍周身,將全身的氣混合運轉,不斷壯大,并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
這一過程也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
學習太極拳身要穩
簡單地說,太極拳就是混合的圓形運動。在做不同方向角度的圓弧運動時,身體的穩健是保證心靜、體松、神凝、氣順的基礎條件。
王宗岳宗師在《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對形體的要求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
具體說來,就是在運動中虛實轉換要穩;要圓襠開胯,使下肢形成一個拱形,既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又保證在運動中拳架的穩定工整;松腰松胯是保證在運動中既穩如泰山,又靈活自如。
松肩垂肘既能使力達于手指,而又保證上肢不漂浮;虛領頂勁使人的椎體松開,既保證人體正直,又能使頭部靈活運動等等。以上諸條都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遵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學習太極拳境要佳
這里的境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要佳,就是要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練習,不在天氣惡劣的時候進行練習。同樣,對于社會環境,同樣需要在舒適的環境中練習。
事實上,上面雖然提出了六個要領,但是其本質上都是在追求自然與和諧。在我們的練習過程中,同樣要保持這樣的原則與追求,認真的學習太極拳的拳理,掌握太極拳的要領,從而真正的學好太極拳。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內功非常的深奧,想要提高太極境界,還需不斷的努力,在練習中尋找突破的方法,滲透太極的每個動作姿勢。當今人們練習太極拳有很多好處,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