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養生作用是非常多的,經常練習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對于常見的疾病都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所以生活中想要養生長壽的人群可以練習太極拳。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學來看看吧!
太極拳常見的治病功效
1、慢性肌肉損傷
專家表示,中國的太極拳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強身健體的養生運動,對于常見的慢性肌肉損傷有著非常好的治療作用。
在美國近的這次研究中,太極拳對緩解和治療纖維性肌痛綜合癥效果明顯。
方凡夫醫生表示,太極拳的動作要求螺旋式的弧形動作,使人體各肌肉群和肌纖維伴隨太極動作進行大限度扭轉,使肌肉收縮有力,與之相應的骨骼對外力的承受力和韌帶的活動性能也有很大改善,能全面提高人體活動的靈活性、柔韌性和協調性。
2、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太極拳習練過程中,呼吸膈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內臟充分活動,增強體內血液循環,減輕了心臟功能的負擔,有助于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同時腹式呼吸的深、長、細、緩、勻、柔的呼吸方式,能增強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增強肺活量,因此有利于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非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的防治和康復。
3、失眠等神經系統疾病
練習太極拳要求在意識控制下進行運動,故能配合治療神經系統方面疾患,比如焦慮、抑郁、失眠等疾病,練習中要求意識集中,排出雜念,思想內斂,意識引導動作,從而能更好調節各項神經功能。
練習太極拳有哪些要領
一、關于太極拳的松沉
太極拳中的“松沉”要求始終貫徹、體現在太極拳的練習方法中,但如何做到松沉,本人體會首先應該是意識上的松沉。也只有在意識上(精神)放松了,肢體才能夠放松。
二、肢體放松不等于癱軟
有些人誤認為放松就是軟,其實不然。太極拳的松與喝醉酒的癱軟截然不同,癱軟之力的方向只有一個下垂的方向,全無了精神,而太極拳中的松沉除具有向下的垂直力外,頭部還有與之自然形成的向上的張力,這就是太極拳經所講的“虛領頂勁”。
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有的人錯誤的理解成不用力,太極拳的本質是門武術,習武沒有力量,還怎么練習呢?
大家可以嘗試做這樣一個驗證,隨便搬一件較重的東西時,頭頂有什么樣的感覺;這個感覺一定是向上的力,此時你腳下的力是不是正好與之相反,形成一個垂直的豎形。我們鍛煉的目標就是沒有重負時也可以感覺到這種張力。
三、身體前后左右如傘狀的二張力
在掌握了上述要點后,練習中試想你身體以胸腹部為中心的前后下方、左右下方也和上下的力一樣,各有一個張力,自上而下看應該是一個帶箭頭的,平視如同傘狀。
這就如同意識在縱向松落的同時,伴隨著橫向的滑落。力度的大小就好像一個水泡一樣,水泡內是空氣,表層則是你的身體肌膚,太極拳所要求的張力就是水泡的張力。這就是太極拳所說的“硼”勁和“松沉”。
當練習到一定程度后,你自然就會感覺到,太極拳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學會沉,松沉是對立統一,同時存在的關系。
四、關于腋下的虛空
太極拳要求腋下不能夾緊,要虛空。練習的好辦法是想象腋下夾著兩個小氣球,夾緊了氣球會破裂,太松了小氣球就飛了。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氣球全憑你的意識,而不是真的用力去夾,反顯呆板僵直,只要心中有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