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誤區是非常多的,所以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避免自己走進誤區,因為那樣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不利提高太極拳的境界。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來看看吧!
太極拳常見的修煉誤區
一、無師自學
練習太極拳需要口傳心授吃透一師之藝,再廣涉博取,以求大成,如果自學就非??赡苓M入誤區,難入大成之境。
二、盲目求學
學藝之首,擇師要慎,觀其師承,察其教齡,弟子成就,師德師風。拳學博大,流派紛呈,陳楊吳孫,直覺選行,人拳相宜,功有所成。
三、多拳同修
太極拳為內功拳道,實修意氣形神,不同風格流派混練,會擾亂氣機,氣脈散亂,致功夫上身緩慢,初學者定要守住一師一派,不可見異思遷。
四、貪婪癡迷
拳藝之道乃漸進之學,不可貪,為出功夫,貪練拳數量、貪練功時間,貪比賽成績等。因貪必癡,癡者著相,身心相背,雖下苦功,乃糟蹋肉身,功夫未出,人已傷矣!
五、“口是心非”
太極功夫的出現,來源于對松柔功夫的誠信,來源于對柔能克剛道法的接受。信與口,疑于心,心門未開,即使再下功夫,仍強于外,空于內,未進太極之門。太極功夫,無中生有,拳與道合也。
六、“神不守舍”
神乃攝氣之物,練拳之初首當安神,神不安頓,氣必散亂,形神分離,無緣太極。
七、功技外求
太極拳歷經數百年,已形成獨特修煉法門,功法完備,造就了無數大德高師,功夫堪稱絕響。浮躁之人,難下前輩苦功,為圖一時功名,借傍門左道之功(練力、摔跤,腿技等),充斥太極法門,玷污了純正的太極功夫。
太極拳的常見誤區
重練輕養
中國的養生之道是養精、養神、養氣。太極拳作為內家拳首先也是講求內養的。它講究身心放松,講究精氣神充足。但現在許多人卻一天練十幾個、幾十個套路,除了費神記住那么多動作,多個套路打下來已是精疲力盡,耗氣耗神,何談養身。為了練得美化,為了練出“功夫”,許多人壓腿壓到受傷,蹲低架蹲到膝蓋痛,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雞嗚即起,子夜仍在傻練。許多人不但沒把身體練好,還練出一身病。
重柔輕剛
太極拳鍛煉首先講究放松,講究松柔圓活。但現代人卻又走極端了。他們一味追求松,一味追求柔,后輕柔是有了,但都軟了,懈了。身上沒有一點內勁,沒一點擁勁。
內勁沒有練出,外力也沒了,越練越沒勁,越練越垮,這種練法別說十年不出門,一百年也難出功。《易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拳論,說要極柔軟而又極堅剛才稱得上剛柔并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