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拳愛好者都重視意、氣、神,太極拳教程中對這三者的關系有詳細的講解說明,太極拳的特點是緩慢柔和,練習中注重剛柔相濟、虛實轉化,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體現了陰陽平衡,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意、氣、神是太極拳的靈魂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的瑰寶,學習太極拳重要的是意、氣、神的結合運用,這就是太極拳與外家拳的區別。
太極拳是大腦支配下的意、氣、形三位一體的綜合運動,是肢體運動配合意念(意識)、調息(呼吸)來完成的。這是太極拳區別于其他健身運動的標志,也是太極拳具有很好健身祛病效果的決定因素。
在太極拳運動中,“意”、“氣”、“神”為之“道”,形體招式為之“器”。意、氣、神是太極拳的靈魂,所以,太極先師歸納出“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心行意、意行氣、氣運身”,“調息勝調身、養氣得黃金”。
現在有很多人練習太極拳都注重外在的姿勢上,忽視了內在的意和氣,這樣練習就失去了練習太極拳的意義。
如果沒有了意念的功夫,則太極拳同其他以力量、以動作姿勢、以技巧為主的其它體育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訓練中意和氣如何變化
意
太極拳強調用意,更重視意念、意識的訓練。當意、氣、力統一時,會形成獨特的亦剛亦柔、有快有慢、打化和一、收放自如的太極勁。
不同的階段,意識、意念的訓練也不相同。太極拳的意首先要排除雜念,做到放松、入靜。
太極拳講究的是用意不用力,這里所說的力不是完全不用力,而是不要用蠻力,太極拳是門武術,完全不用力也無法實現技擊和推手。
1、把意念集中在動作的規范上。
2、把意念集中在應敵策略及技巧上。
3、假借外物,使功力與動作的氣勢增強。4.意念集中在思想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修煉上。
氣
各門功夫都把氣列為不傳之秘。陳式太極拳通過靜氣功的四步功法聚集內氣,打通大小周天后,在丹田內轉的帶動下,采取逆式呼吸與動作配合的方法,要求呼吸均勻細長,吸要深,呼要盡,讓肺部大的收縮與膨脹,以達到新陳代謝、吐故納新、加快血液循環之目的。
太極拳的凝神要義
1.凝神之前,先要清其心
就是說,練功伊始,先整理一下錯雜的思緒:把正在考慮的問題先了結一下,把準備辦理的事情先掛一掛,把糾纏心頭的煩亂情緒先清除一下,總之,要努力把一切都放下。 這樣心就基本清了。
2.做好疏導工作是首要的問題,在思緒亂的情況下
其一,眼勿亂閉
心未清時好是沒有目的地、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東西。因為眼睛看著前面的東西,實際上在大腦皮層已不自覺地形成一個新的興奮灶,而沒有目的地看,則能控制其興奮水平,防止興奮擴散。
由于出現了新的興奮灶,可以通過負誘導的作用,讓其它的興奮灶(由雜念所引起)受到抑制。這樣就容易控制住雜亂的思緒。如果心未清時胡亂閉上眼睛,那腦里可能是一片混亂,越發理不清。
其二,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
所謂自勸,便是自我疏導。思緒紊亂較嚴重,其在大腦皮層的興奮灶,不可能一下子便消失,這時進行自我疏導,可以通過對主體的認知結構施加影響,促使雜念形成的興奮灶受到抑制并趨消退。自我勉勵,更是調動主體的意志力量,來加強對雜念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