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涼,感到關節里冷風嗖嗖的,這是膝關節的關節軟骨損壞,保護機制失效,膝骨關節炎的表現!那么在生活中關節涼怎么辦呢,又或者是遇見膝關節腫脹怎么辦,下面一起跟著cctv10健康之路特邀專家翁習生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關節怕涼,空調吹不得,走路走不長,已經不能好好地玩耍了!保護膝關節,勢在必行!
關節涼怎么辦?——升溫!
1、熱療
熱療能增加局部的溫度,加速膝關節附近的血液循環!
2、佩戴護膝
膝關節疼痛,坐立難安,可以通過佩戴護膝來給膝關節加溫,促進疼痛因子的流動,減輕痛感!運動時不宜佩戴太緊的護膝;佩戴護膝的時間不宜超過一個月。
膝關節腫脹,關節有炎癥!
腫是炎癥的表現之一。關節出現炎癥,白細胞增多,此為關節腫脹的原因之一,關節有炎癥,血液流速增加,關節積液產生,此為關節腫脹的原因之二。
膝關節腫脹,酸疼不說,還影響活動,站不起來,蹲不下去,可怎么辦?
膝關節腫脹怎么辦?
1、活動膝關節滾瓶子
人正常坐在椅子上;拿一個礦泉水瓶裹上毛巾放在大腿跟膝關節相接的地方;
開始慢慢搖擺支起的下肢,1分鐘30次即可。
2、高抬腿促進腿部液體流動
平躺在瑜伽墊上;先屈一條腿,然后鉤腳尖抬起另一條腿,抬起高度超過心臟即可;然后將抬起的腿放松放下;兩條腿交換進行。抬腿不要用力過猛,緩緩抬起即可。
3、空蹬自行車加速血液流動
平躺在瑜伽墊子上;抬起雙腿,抬起高度超過心臟即可;開始像蹬自行車一樣,向前平著踩腳,關節炎嚴重時,不要做;少量多次,保護關節。
4、膝關節置換術
汽車零件損壞要配置一個新的,同樣膝關節軟骨損傷嚴重也可以換上新的「軟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傳說中的換「零件」的膝關節置換術!
怕的是吃不好,睡不好,走不遠……如果您存在以下情況,一定要注意,及時就醫!
本期嘉賓介紹
翁習生
男,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關節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骨科雜志編委,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編輯部主任,J.Arthroplasty中文版副主編。
專長于骨科疾病的診療,特別是脊柱側凸的診斷治療,曾作為“脊柱側凸系列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參加了脊柱側凸協和分型、脊柱矯形內固定器械研發等研究并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年來側重于人工關節的臨床及相關基礎研究,特別是人工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的置換術及多種關節周圍畸形的矯治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并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血友病病人雙側髖關節一期置換,及全國首例骨小梁金屬AVN重建棒系統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對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關節疾患的外科治療,以及激素、酒精相關性股骨頭壞死,骨腫瘤瘤段骨切除后的關節重建等有著廣泛的研究。曾先后完成雙髖、雙膝、同側全髖全膝、雙髖雙膝四關節一期置換術,多種復雜髖關節翻修術及人工關節術后感染病例的翻修,并對關節病變的發病機理,規范診治,手術干預及并發癥的防治等方面在國內首先提出過一些理論與經驗,有較大影響,對國內人工關節外科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先后開展了關節軟骨退變與骨關節炎發生發展機制及骨關節炎基因治療的實驗研究。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北京市科學研究基金及“九五”“十五”攻關等多項科研課題。目前主要從事人工關節置換及起臨床療效評價,關節假體設計和股骨頭壞死病因學的研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