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頸動脈狹窄的危害
頸動脈狹窄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是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患有頸動脈狹窄的病人可能出現頭暈目眩、一過性眼前發黑、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等不適,但80%的病人沒有任何癥狀。50歲以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煙、肥胖為本病的易患因素。這些高危人群應定期做頸動脈彩超或腦血管成像檢查,以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狹窄或阻塞。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手術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部分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盡管應用規律的藥物治療,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每年的梗死風險仍高達13%以上,通過手術治療可降低至5%以下,但手術治療并發癥高達25%,死亡率高達10%。近年來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已成為治療此類疾病的第一線方法。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創傷小,病人在清醒狀態下,從大腿根部穿刺,用球囊擴張狹窄部位,再將支架放置在血管內,保持血管腔持久通暢。此治療方法操作簡單,成功率超過98%。聯合使用保護傘可降低血栓脫落風險,使腦栓塞并發癥的危險性降低至2%以下。
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相對于傳統的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有以下優勢。
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優勢
?、磐ǔ2恍枰?,所以在操作時患者的情況更容易監測,避免了全麻并發癥,擴大了治療指征;
?、圃黾踊颊叩氖孢m性、縮短康復期;
⑶不需要在頸部做切口,減少了顱神經麻痹、傷口感染及頸部血腫的危險性;
⑷可同時進行頸動脈、椎動脈、冠狀動脈的檢查及治療;
?、蛇m合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高?;颊?有嚴重的合并癥、對側的頸動脈閉塞、內膜切除術后再狹窄、放療引起的狹窄、頸部根治性手術后),降低致殘及死亡率;
?、蔬m合于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無法到達部位的狹窄及多發狹窄。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長春市?,F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副主任?,F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全國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學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志》常務編委;《國際循環-聚焦血栓雜志》編委;《血管外科雜志》編委;《中華醫學雜志》、《基礎醫學與臨床雜志》、《武警醫學雜志》等多家雜志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