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泌尿系結石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嚴重疾病,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尿路結石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泌尿系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大多數尿路結石可以通過微創方法得到有效治療,即使對于復雜性尿路結石,單次手術凈石率也可達90%以上。然而與此同時,由于該病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同樣讓患者苦不堪言。
泌尿系結石的臨床特征之一是反復的復發,并且復發率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提高。該病在美國5—10年內的復發率約為50%,在中國則超過80%。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教授、北大醫院副院長兼泌尿外科主任。專業特長各種泌尿男科疾病的診斷治療?,F任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北京市常委、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專業委員、北京大學泌尿外科醫師培訓學院專家委員;《中華男科學雜志》、《中國男科學雜志》編委。參編著作《吳階平泌尿外科學》等多部,指導研究生10名,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泌尿系結石預防性治療新理念”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們強調,泌尿系結石的治療理念要從單純的碎石、排石,到教育病人改變生活習慣,通過藥物治療,預防結石病復發,減少醫療費用。
國內泌尿系結石發病率高
據介紹,依據水質、氣候和地理環境的不同,我國泌尿系結石患者的總體發病率在3%—15%。在我國,泌尿系結石發病率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南方地區結石發病率較高,高達5%—10%。以東莞為例,1977年發病率為11.6人/1000人,1983是101人/10萬人,1984是123人/10萬人,現在更是達到7%—21%。
據了解,泌尿系結石的病因可能與遺傳、環境、年齡、性別、尿路梗阻、感染、代謝異常、地理位置、環境溫度、飲水量、飲食習慣、社會地位、職業種類等諸多因素相關。此外,疾病的高發還與飲食結構、成分和遺傳等因素有關,一些與基因有關的疾病,如胱氨酸尿、代謝性高尿酸血癥、特發性高草酸鹽尿癥及腎小管性酸中毒等,均可發生尿石癥。
整體來講,我國尿路結石的發病趨勢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上尿路結石發病率明顯提高,下尿路結石減少。比如因飲食結構的改變,小兒的上尿路發病率增加,下尿路則下降;二是中壯年患者增多,小兒患者減少,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老年結石患者有增加趨勢;三是兩性差別明顯縮小,但總體男性仍多于女性,其中上尿路結石男女比例相當,下尿路結石男性則多于女性。
結石標本對于預防很關鍵
在臨床治療上,我國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方法和創新工作得到了國際認可。20年來,由于各種微創方法的不斷發展和推廣,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輸尿管鏡碎石、經皮腎鏡取石pcnl等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
在臨床治療上,我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在結石的預防領域上,我國與國外還存在很大差別。泌尿系結石的復發多發生在排石等治療后2—3年,5年累積總復發率達50%,9年時則超過70%,因此泌尿系結石尤其注重治療后的預防。
在國內,將結石取出來之后,除少數大醫院外,絕大多數基層醫院沒有采取后期的預防措施。結石拿出來后就扔掉了,并沒有把它們當做病理學標本來看待?,F在,醫院光治療結石,不治結石病,對結石的成分和病理分析也還沒有開展,病人的復發率還是很高。而國外有結石病人的檔案病例,會做結石病因分析,其預防措施包括藥物等都做的很好。這方面需要引起國內從事臨床治療和研究的人員的高度重視。
應重視預防結石復發
人體結石中常見的結晶相是草酸鈣(caoxa),約占尿石組份的70%,尿酸結石約占尿結石的5%—10%,其中純尿酸結石約占75%—80%。低尿枸櫞酸、高尿鈣與尿液酸化是尿石形成機制中的重要因素,而低枸櫞酸尿是尿石癥病人新發與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成為尿石癥病人常見的生化異常之一,其發生率可高達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