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時,雙手沿足尖方向,以中指領勁,慢慢上舉,兩臂前舉過程中,動作須輕緩,不可緊張用力。
內意活動
意想背部之“氣”下行到尾間穴,使臀部內收,腰部命門穴后撐,用意使兩膝、兩胯松力下沉,全身向下松沉,勁落于腳底,再由地面反作用力上行至肩,再通過沉肩、垂肘、提腕、手指上引,使兩臂上舉。
同時肩下沉勁貫手背,十指有熱脹感,中指領勁,臂自動上舉。起手有置于深水中自動浮起之感,但浮時又有下沉之勁。
呼吸配合
接上勢呼氣后,吸氣起手,如用于技擊也可調整呼吸,用逆式呼氣以助發力。
技擊作用
當我雙腕被人祺時,舉臂向對方掌心發力,通過我臂作用于對方身體重心,令其后仰跌出,用時可以變成勾手以助發力。
教學要點
教學中防止緊張、用力聳肩、直臂的毛病。采用觸摸體感方法或做攻防示意讓學練者體會棚發要求之“妙”― 松圓內含。有條件的還可利用游泳時手臂在水中的浮力體會“松”產生動的感覺。
(3)屈膝按掌
身體重心仍然落在兩腳之間,上體保持中正,兩腿慢慢屈膝半蹲,兩掌輕輕下按,兩肘下垂與膝相對,兩掌下按與腹臍同高;眼看前方。
外形要求
定勢,上體要肩沉肘垂,鼻尖對肚臍,保持中正安舒,手指自然彎屈,肘尖、膝蓋、腳尖、脊背、臀部、腳跟基本上與地面成一條垂線,屈膝松腰,臀部不可突出,兩胯根內收,膝蓋不可超過腳尖,下蹲的高低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
分三種架勢高架大、小腿后側屈約巧0O左右,中架為1200 左右,低架則近似90度動勢,下按時肘尖對膝尖,手指與腳尖對正不夾腋。
兩腋下保持可容一立拳,兩腕不可用力上挺翹腕或指尖下垂折腕,五指自然分開,按到終點時,五指輕輕舒展,掌心吐力,兩掌虎口相對。兩臂下落與兩掌F 按,兩腿屈膝及身體軀干的下蹲動作協調一致。身落、臂降、手按、腿屈的動作一氣呵成。
內意活動
意想上一動作不停,手指微上揚使整個手臂似波浪式運動,連綿不斷。接著再意想全身之“氣”下沉于腳底,踩、膝、腰、肩、肘、腕、手指同時向下松沉采按。
兩掌似按一浮漂人水,通過沉肩、垂肘、松身,力達掌心,有瞰脹吐力之感,手與腳,膝與肘,肩與胯似一氣相通。
呼吸配合
接上勢,深呼氣,小腹微膩逆式呼吸。
技擊作用
對方抓我手腕后拽時,我聽力后雙手稍向前松力后化勁,用整力下按令其跌出。或當對方推按我胸部時,含胸下按使用。
教學要點
教學中發現學練者身型不正時,可用背靠墻,或用手點觸百會穴、命門穴、兩胯根糾正動作。下按時,易出現手不動身體下落“死手”毛病,通過練習升降樁功和讓學練者摸老師手臂體會,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