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部規定,新生兒2-7天可做聽力篩查。專家介紹,常用新生兒聽力篩查方法有兩種,一種稱為耳聲發射法,就是將很小的耳塞插入新生兒外 閱讀全文>>
3歲以前特別是1歲之前,是孩子語言中樞發育的關鍵時期。如在此前出現聽力損傷,將不能獲得正常的語言能力,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說話。專家 閱讀全文>>
目前,對新生兒先天性耳聾的因素尚未完全認識,但發現與以下高危因素關系較密切:耳聾家族史,宮內感染(如巨細胞病毒、風疹、弓形蟲、 閱讀全文>>
健康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的話題之一,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等于擁有了一半的財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預防疾 閱讀全文>>
最新數據顯示,除了60%的先天性兒童聽力障礙與遺傳有關外,還有20%與母親懷孕期間狀況有關。有大量的后天性聽力障礙兒童在門診被發現。 閱讀全文>>
小兒聽力障礙的早期干預可概括為"三早",即早期發現和診斷、早期驗配助聽器和早期進行聽覺語言練習。早期發現,在醫療機構方面,重 閱讀全文>>
為謹防自己心愛的寶寶聽力存在障礙,我們年輕的父母們,要時刻注意自己寶寶的聽覺發育情況,如果聽力正常的新生兒,在聽到周圍有響動時,會不由自主的出現驚嚇或手腳抖動的驚嚇反應,滿月的孩子會出現眨眼、呼吸緊促的現象,出生半年后的孩子會下意識的尋找聲源。否則,我們就要引起警覺,盡快到醫院進行聽力檢測,判斷孩子的聽力是否否有障礙,以便及早治療或采取相關的措施。專家建議在新生兒在出院前就應該進行聽力檢測。如果新生兒有窒息、難產、早產、家族性耳聾史的,孕婦在孕期有病毒感染史及不安全用藥史的在孩子出生后必須對孩子進行全面聽力篩查。 閱讀全文>>
我國聽力殘疾人數居最常見的五種殘疾之首,據1987年的普查結果顯示,12億人中聽力障礙的有400多萬,其中7歲以下兒童有80萬,12歲以下兒 閱讀全文>>
聽力障礙影響語言的發育,也影響智力、心理和精神神經方面的發育,它給機體到來的障礙是多元性的——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社會方面的。因此,我們不但要有相對規范的治療康復手段,更要有相對完善的預防措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