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左轉式
自預備式,頭部向左側扭轉,目光盡量看向身體后方,但是身體不能轉動,保持5秒鐘,后回復原位。
6、右轉式
自預備式,頭部向右側扭轉,與左轉式方向相反,動作一致。提醒:頸椎不適的“蘋果男人”們也不要盲目模仿“米”字操,不用刻意讓動作和教練一樣。抽出時間鍛煉頸椎的靈活性,緩解困倦、疼痛感就好了。
頸部保健操程序
提托頭頸
病人站立,頭微微后仰,雙手交叉托于頭后方 (相當于顱骨的枕骨粗隆部),向上提托頭頸,一張一弛,往返 30一50次,可同時配合胸背部后仰,以活動脊柱的上部及胸廓、肩背等部位,達到放松諸關節的作用。
與頸爭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直立。反復做抬頭看天,低頭看地活動。練習時,胸部應保持不動,抬頭時應盡量上抬,以能看到頭頂上方的物體為宜;低頭時,下頜盡量內收。動作幅度由小及大,由慢到快,以病人能忍受為度。
往后觀望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頭頸部反復向左及右旋轉。活動范圍自小而大,但不要強求過大地增加幅度,次數也不要太多,一般20—30次即可。對已經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者不宜做此鍛煉,否則,可引起跌倒。
頸項側彎
病人站立,雙手分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分別作頸椎左右交替的頸椎側彎活動,往返20—30次。
前伸探海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前伸并側轉,窺探前下方,猶如向海底窺探物體一樣,左右交替,反復進行。在練習時動作要自然、連貫、和緩,頭頸始終保持前屈位。
回頭望月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轉向身后,觀看身后天空中的月亮。左右交替,如此反復15— 30次。它能改善頸椎病有后仰及旋轉受限者。
金獅搖頭
病人站立,雙手叉腰,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頸先按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再按逆時針方向環繞數周,或兩種方向交替進行。搖頭的速度不能快,動作不能大,以免發生跌倒。
椎動脈型頸椎病及頸椎手術后的病人慎用此法,患有高血壓、腦栓塞、貧血、內耳眩暈者禁用本方法鍛煉。體操做完后,頸部以感到舒適為度,不可過度疲勞,以免加重頸勞損。
上述各項鍛煉可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亦可單獨選擇一兩項進行。
頸部自我保健
1、適當增加工間休息
長期從事伏案工作的人,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選擇合適的枕頭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臥者枕高一拳,側臥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枕芯以木棉、蕎麥皮為好,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
彈性過大的枕頭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疲勞和損傷。習慣仰臥者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
習慣側臥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3、防止外傷與落枕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4、加強頸部的鍛煉
方法
雙手叉腰,放慢呼吸,緩緩低頭使下巴盡量接角第一領扣;再仰頭,頭部盡量后仰;隨后是左、右歪頭,耳垂盡量達到左右肩峰處;左右轉頸,頦部盡量接觸肩峰。
兩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兩肘關節屈曲,手指搭同側肩部,以肘尖作劃圈運動,向前、向后交替進行;后用右掌拍打左肩,左掌拍打右肩,交替進行。
5、搓腳掌有利治病
雙腳大拇趾根部內側橫紋盡頭處為人體頸椎反射區。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療頸椎病。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頸部保健操的文章,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如何進行頸部的保健了吧,平時上班的時候,經常活動活動,對身體好處多多。還等什么,趕快行動起來,我們一起做頸部保健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