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法、冥想法與動作姿勢練習是瑜伽的三個組成部分,而且具有同樣的重要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瑜伽的呼吸法,那么下面就結合瑜伽視頻教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瑜伽的呼吸是瑜伽練習的重要部分,也是瑜伽練習能否收到效益的關鍵所在。呼吸是聯系人和生理與精神的紐帶,正確的瑜伽練習必須先從呼吸的練習開始而不應先從體位法開始。但是這個時代的功利思想使得人們太容易忽略內在的訓練而易流于表面的展示,所以體位法的練習興盛而呼吸法反而不被重視,這是很嚴重的方向上的錯誤。
在這里我們僅僅是對瑜伽的基礎內容加以了解,只是瑜伽呼吸法的基礎內容,不會涉及到瑜伽呼吸法更高層次的內容。瑜伽呼吸法更高層次的內容更加豐富,效果也更加的顯著,但是對于這些內容的學習是需要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的。
吸氣,就是獲取宇宙能量,它凈化身心,引導人們達到真實。它能使無限的靈性和有限生理互相結合起來。要象悄然嗅著花朵的芳香一樣,盡量柔和地、緩慢地吸入生命的“氣息”,并使之遍布全身。
在進行呼吸法時,意識必須集中呼吸,就象母親懷著愛心,關懷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在進行瑜伽呼吸法之前,必須通過體位法來鍛煉肺、橫膈膜、肋間肌和膈肌,以便進行有韻律的呼吸。
呼吸變得正確而有韻律之前,意識始終同呼吸成為一體。意識指導呼吸如何將吸入的氣息通過有關渠道,分配到全身的細胞。呼吸終通達內在的自我。意識的作用就在于把內在的自我同呼吸、身體聯結下來。 在吸氣過程中,練功者把自己的腦改變為接受和分配能量流的器官。
吸氣的時候,不要使腹部鼓起,否則,肺就不能完全擴張。吸氣和呼氣都不能勉強進行,也不能太快,否則,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引發腦部障礙。
所謂呼氣,就是把不純的空氣(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呼氣時,有意識地提起上胸部,慢慢地、有韻律地排出氣體。
要密切注意呼吸的韻律性。要象蜘蛛來去勿忙、一步步地織網一樣,來進行呼和吸的動作。
每個人的呼吸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因而在進行相關的練習時,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自己的練習方式。另外,呼吸法也會反過來改善人們的心理狀態,消除人們情緒中不良的因素,將人們從執著中解脫出來。
屏氣是瑜伽呼吸法中的一個練習項目,但是這絕不是簡單粗暴的強制停止自己的呼吸,而是以合理的方式進行的一種練習。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了解下瑜伽中屏氣的練習方式,不過不要輕易的進行嘗試,好是在瑜伽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練習。
屏氣的作用及方法
屏氣分為兩種,即呼氣后的屏氣和吸氣后的屏氣。通過感覺器官和知覺器官來抑制意識,使意識集中于靈性之基礎,即意識的出發點。屏氣會使練功者的身體、情緒、精神安定下來。
不能因屏氣而給腦、神經和身體帶來緊張。屏氣的目的是使神經系統恢復活力,所以必須在腦松弛的狀態下進行。
屏氣又分為用主觀意志進行的和自然而然進行的。用主觀意志進行的屏氣印度語叫做薩希塔屏氣。薩希塔屏氣法,有吸氣后進行和呼氣后進行的兩類。自然而然進行的屏氣印度語叫做凱瓦拉屏氣。凱瓦拉屏氣任何時候都可能在進行。在畫家專心致志繪畫時,以及牧師一心一意祈禱時所發生的屏氣就屬于這一類。在凱瓦拉屏氣發生之前,身體會無緣無故地抖動起來,腦子里會出現幻覺,會看見令人恐怖的景象。忍耐性和持久力能幫助練功者超越這種狀態,凱瓦拉屏氣具有本能性和直覺性,它使練功者與外界脫離,與對象結合,體驗到超凡脫俗的無比平靜的喜悅。這可以說是同無限(靈性)融合的狀態。
吸氣后的屏氣,印度語叫做昂塔拉屏氣,它幫助練功者從宇宙獲取以能量形態表現的神。在昂塔拉屏氣過程中,神和練功者的內在之神融合為一了。
呼氣后的屏氣,印度語叫做巴夏屏氣。練功者把以氣息形態表現的自我奉獻給神,使之溶于宇宙。此外,練功者同神完全結合起來。
瑜伽經典就瑜伽練功者為同神性成為一體而應付出的各種祭品來比喻說明。瑜伽呼吸法中的屏氣有吸氣后的屏氣、呼氣后的屏氣和自然的屏氣(凱瓦拉屏氣)三種。練功者的身體是奉獻祭品的祭壇,吸氣是祭品,呼氣是燃燒祭品的火。屏氣是祭品和燃燒著的火成為一體時的狀態。瑜伽練功者應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呼吸。胸廓上部是吸氣的基礎,胸廓下部是呼氣的基礎。
屏氣過程中體內發生的抖動類似于作好一切準備,正要開車出發的蒸汽機車的抖動。此時,普拉納(能量)在體內震顫,意識松弛,等待著開始呼氣的意念。
同有教養、膽大心細的孩子一樣,應保持感覺的敏銳,別使自己懶倦,挺直腰干,伸展上身的皮膚。
進行屏氣切勿超越自己的能力,否則神經系統會出現異常。當腦和身體感到緊張時,是說明在屏氣過程中,意識沒能追隨上普拉納的流動。
屏氣不能勉強。眼睛發紅,身體懶倦,心情焦躁,這都是危險的信號,說明屏氣做得過度了。
屏氣的目的,在于平抑呼吸。屏氣時,語言、感覺和聽覺都受到了控制。在該狀態中,意識從嫌惡、貪欲、性欲、妒忌等各種感情糾葛中解脫出來,從而與普拉納成為一體。
屏氣,喚起潛在于體內的神性。